其次,潮汕的媽祖崇拜蘊涵豐富的民間民俗文化。民間流傳著很多與媽祖信仰相關的鮮活而多彩的口傳文化,如歌謠、諺語,故事、傳說等。潮汕有句流行的俗諺,叫“媽祖唔拜不會發家”,意思是不拜媽祖,就不會發家致富,反映出人們的一些信仰心理。又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汕頭市原副市長、詩詞家張華云有一首《媽嶼天后宮》詩,寫道:“媽嶼山頭圣母堂,踏波跨浪護航忙。鹵鵝甜果春三月,祭祀海神林七娘。”不少潮劇劇本寫到媽祖,如《古港傳奇》中百姓頓首叩拜:“媽祖啊,天后娘娘,求你顯靈顯圣,救苦救難消災殃。”《金龍銀鳳》中陳金龍要出洋謀生,與李銀鳳告別。在海邊遇到盜賊,匆忙逃進媽祖廟,唱詞寫道:“那邊有座媽祖廟,快進廟里暫藏身。媽祖逢兇能化吉,消災解厄是好神。”近年,汕頭本地劇作家周鎮昌與深圳有關方面合作,還創作了23集電視連續劇《靈光媽祖》,反映了媽祖林默娘由神到人,再由人到神,扶危濟困,普渡眾生的故事。
民間關于媽祖救苦求難,正義仁愛的傳說也很多。如說1939年6月21日汕頭滄陷時,日本飛機瘋狂轟炸汕頭,唯老媽宮一帶完好無損。人們都傳說是媽祖把日寇的炸彈趕走了。汕頭蓬洲的媽宮與眾不同。有兩個香爐。當是流傳一個傳說,說是有一年臺風前夕,一村民見到媽祖托夢平安,次日當地風勢驟減,出海口漂來一只香爐,后來了解到是媽嶼的媽祖爐,村民都認為,是媽祖保護了一方平安。而汕頭鯇浦天港村更有一個美麗故事,說的是明末有分別姓蔡姓洪三人到當地捕魚為生創鄉,取靠天靠港的“天港”二字為村名,并一致同意合為一家,分別放棄各自姓氏,改姓媽祖林姓。所以現在該村村民皆姓林。更說明媽祖信仰和媽祖崇拜在潮汕的深入人心。 (未完待續4) (楊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