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船受損頗重,乃在琉球更造新船,配用原船桅、柁,于次年正月二十八日登舟回國,二月初五,夜,過溝,循例祭海,十三日進五虎門,至怡山院,行諭祭海神禮。
他們深感此行得能平安,實獲佑于媽祖,乃于乾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奏請加媽祖封號:臣等于萬迭驚濤之中, 奉節、詔、賜物登岸,實皆荷我皇上洪福,恩同覆載,履險終平,而天妃呵護之靈,尤其彰明較著者。是用殫竭愚忱,仰懇皇上天恩,敕部議加封存號。更請于冊封之年,別頌諭祭文二道,與海神并舉;抑或于諭祭海神文內,明著天妃之號,庶崇報益隆,名實允稱。乾隆交禮部議,禮部同意:應如所奏,恭請加封。其封號字樣,應照例交內閣撰擬進呈,恭候欽定。嗣后諭祭天后祈、報文二道,收明天后封號,即于怡山院天后宮舉行祭事,于禮乃為允協。并請別頒諭祭南海龍神祈、報文二道,于江岸望祭,庶禮儀咸備,而祀典逾隆矣。乾隆準奏,并選用誠感咸孚四字,又規定以后祭拜媽祖,要用三跪九叩頭。隨后之李鼎元冊封存琉球,祭拜媽祖即時行三跪九叩,迄今凡正式之祭拜,亦皆用此禮。
前于乾隆二年時,曾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如今再加誠感咸孚四字,封號已多達二十字。乾隆五十三年又加封一次,這與冊封使無關,而是戡定林爽文案后,大將軍福康安獲媽祖庇佑,奏請乾隆加封,乾隆準用顯神贊順四字,使媽祖封號長達二十四字。
(十)趙文楷、李鼎元
趙文楷、李鼎元嘉慶五年赴琉球冊封,李鼎元在《使琉球記》中記錄他們獲選的經過:干隆五十九年四月八日,琉球國中山王尚穆去世,世子尚哲也已早逝,世孫尚溫乃于嘉慶三年八月遣使請襲封。四年二月,福建巡撫汪志伊奏報朝廷,禮部上其議,天子特命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封。四年二月,福建巡撫汪志伊奏報朝廷,禮部上其議,天子特命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都察院、禮部堂官,選舉學問優長、儀度修偉者為正副使。時選得內閣中書四員、翰林院編修三員、都察院給事中四員、禮部主事三員,于八月十九日黎明引見乾清宮,奉旨遣趙文楷為正使,臣李鼎元為副使。所謂引見,就是皇帝召見,親自由十四位候選人中,遴選正副使。可知獲選為冊封使,是件仍不容易、很光榮,也很鄭重的事,要看學識,還要看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