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陽黃未軒集》
近日,文友武亞木君贈我一冊《亞木小文集》,其中談到明黃仲昭《登天妃廟朝天閣》詩的異文問題。受其啟發,我查了蔣維錟、劉福鑄合編的《媽祖資料匯編·詩詞卷》,發現黃仲昭的《登天妃廟朝天閣》詩確實存在異文問題。據《四庫全書》登錄的黃仲昭《登天妃廟朝天閣》的原詩為:“扁舟乘興到湄洲/獨向朝天閣上游/鐘送請聲聞兩岸/樹移塞影落中流/云開平海見譙櫓/潮益禧江渡客舟/極目滄溟生駭浪/天風吹起海門秋”。
黃仲昭(1435—1508),原名潛,以字行,號未斬。福建莆田人。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翰林編修,以直諫遭廷杖,罷歸。后起為南京大理寺評事,江西提學僉事等。弘治八年(1495)乞休歸里,專事著述,著有《八閩通志》,即《興化府志》、《延平府志》等地方志書,有《未軒文集》傳世。蔣維錟、劉福鑄輯錄的黃仲昭此詩,系根據《四庫全書·集部·未軒文集》輯錄。黃仲昭詩的異文。出現在清未李光榮輯錄的《興安風雅匯編》卷四,詩題改為《題湄洲祖廟》,詩句為:“閑來乘興到湄洲/獨向朝天閣之游/宮闕凌空崇圣跡/舳艫利涉賴神庥/云移平海見樓櫓/潮滿良江度客舟/極自滄溟生駭浪/天風吹起海門秋。”
李光榮,(1851—?),民國九年(1920)尚在世,字梅友,號雪峰,又號雪髯,雪梅,由清入民,莆田人,布衣詩人,編有《興安風雅》、《莆陽竹枝詞》等。
李光榮輯錄的黃仲昭的詩,其沒有注明出處,不知所據何本?但《四庫全書》收入的黃仲昭《登天妃廟朝天閣》詩,系清乾隆年間成書,其時間比李光榮所輯錄的黃仲昭的詩的時間要早一、二百年?!端膸烊珪匪?,當為黃仲照原詩,而李光榮所輯的黃仲昭的《湄洲祖廟》詩,應為后人在傳抄輾轉過程中的訛誤。(未完待續1)(朱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