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湄洲媽祖祖廟
媽祖信俗,作為我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最早的發祥地莆田湄洲島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已經成為海內外華人特別是兩岸人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大信仰。而湄洲媽祖祖廟在媽祖文化現象當中的神圣地位和影響力是其它廟所不具備的,筆者根據文獻資料歸納以下幾點,從中可見一斑。
建設年代最久遠的媽祖廟。據《莆田縣志》記載,林默“羽化升天”的同年,雍熙四年(987)邑人立通賢靈女廟于湄洲島。這座通賢靈女廟即今天的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媽祖林默的廟宇,其建設年代為世界之最。建造于999年的還保存完好的莆田平海天后宮,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媽祖的分靈宮廟,建造年代較久遠的媽祖宮廟還有建于1086年的莆田圣墩天后宮、北宋元符初(1098-1100年)的仙游楓亭天后宮,以及蓬萊閣天后宮(1122年)、長島廟島顯應宮(1122年)、莆田白湖天后宮(1157年)、泉州天后宮(1196年)等。
首個世界性媽祖社團組織的落址單位。國家批準的首個世界性媽祖文化社團“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2004年在湄洲島媽祖祖廟成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的成立,標志著媽祖信仰正式被界定為媽祖文化,具有里程碑意義。
祭祀規格最高的媽祖宮廟。祖廟的“媽祖祭祀”、山東的“孔子祭祀”和陜西的“黃帝祭祀”并稱為中國三大傳統祭典,祖廟“媽祖祭祀大典”是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湄洲島每年都要舉辦朝拜媽祖祭祀大典。祭典場面氣勢磅礴,恢宏壯觀,主祭人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或秘書長。湄洲媽祖祖廟是祭祀規格最高的媽祖宮廟。
建設規模最龐大的媽祖廟。始建于987年的湄洲媽祖祖廟歷經多次重修和擴建,已成為規模宏大的廟宇建筑群,特別是祖廟的南中軸線廟宇群,全長323米,寬99米,其中天后正殿高19米,寬50米,進深30米,面積987米,可同時容納千人朝拜,正中供奉8米高的媽祖座像,陪侍的有婦幼保護女神陳靖姑和興建宋代著名水利工程木蘭陂的女杰錢四娘以及航海家鄭和、收復臺灣的施瑯將軍等八大神像。殿前的天后廣場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還有一座高26.5米的大戲臺,是祖廟舉行盛大活動的場所,兩旁的觀禮臺及回廊能容萬名觀眾。而高19米,寬33米,五開間的山門大牌坊則是我國少見的雄偉牌坊之一。
莆田是媽祖的故鄉、媽祖信俗、媽祖文化的發祥地、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和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遺產地。如何更好的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打好媽祖文化牌是擺在媽祖故鄉莆田面前的一道新課題。作為天下5000多座媽祖宮廟祖庭的湄洲媽祖祖廟,更是任重而道遠。(林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