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市政府、莆田檢驗檢疫局、莆田蔬菜出口企業共同搭建起“檢政企”齊抓共管的質量安全管理平臺,成效明顯。據統計,今年1-10月份,全市共出口蔬菜9368噸,貨值1852.27萬美元,產品遠銷美國、歐盟、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為進一步提高食品農產品安全質量,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穩定增長,我市今年建立了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覆蓋了荔城、城廂、涵江、秀嶼四區,擁有4個出口蔬菜加工企業共26塊蔬菜種植基地,力爭通過3年時間,在全市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管理體系,農業投入品安全得到有效控制,種植、養殖環境符合安全要求,企業質量安全自控能力明顯提升,同時帶動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明顯提升,培育一批龍頭、品牌企業。
莆田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市示范區建設采取“1種形式+4個體系”的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綜合管理模式,即推行“以加工企業為龍頭、以農業合作組織為載體、以種養基地為基礎、以標準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生產加工組織形式,建立健全政府質量安全公共管理體系、企業質量安全控制體系、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體系、技術服務支撐體系。示范區建設對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示范區建設,有利于強化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確保我市食品農產品符合國際質量安全和衛生標準,提高食品農產品總體質量水平;有利于實現生產基地的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科學化種植養殖,全面提升綜合管理水平;有利于突破食品農產品出口瓶頸,帶動我省農村種植養殖、飼料加工、包裝、農獸藥生產、物流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同時,通過對農業化學投入品進行科學有效管理,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區域內出口食品農產品農藥、獸藥殘留問題,進而有效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
截至日前,我市已成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建設方案,明確相關職能部門職責和工作目標,制定詳細的工作內容及進度安排,并將此項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績效考評范疇。農業、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也積極協調各縣區政府、出口加工企業和種植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加強農資投入品管理,加強培訓指導,全力推動我市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
莆田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莆田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剛剛起步,管理工作任重道遠。下一步,我市將嚴格按照標準化的原則,努力將莆田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打造成全省有影響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為莆田農產品出口持續穩定增長和現代農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呂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