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是我國民間信仰的海神,其所引伸的媽祖文化影響遍及我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各國,成為世界上文化百花中的一朵奇葩。
追溯媽祖文化的起源,這與我國航海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因為航海是勇敢人的事業,航海的風險是隨時存在的。尤其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常有大批航海者在風浪中喪生,人們在海上需要保護神來保護其航運安全。而我國古代的航海技術相當成熟,到宋、元、明三個朝代,通過海上的對外貿易已涵蓋了東亞、南亞、非洲和大洋洲等區域,其中明代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就是一個著名的例證。
據傳,鄭和每次下西洋時,都要到媽祖廟前祭祀一番后,方才遠航。他曾兩次奉旨到湄州主持御祭儀式,并擴建廟宇。所以媽祖在航海者心中尊奉為海神,是航海者的精神寄托,有如迷失航向的船只在大海中突然看到的航標或燈塔,照亮了船民們的千里航程。這是航海者心中的愿望,是時代的需要,更是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的信仰需要。
媽祖升天后,其鄉人于同年在湄州島上建廟紀念和祭祀,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州媽祖祖廟。歷代統治者為執政和順應民心,從褒封林默為靈惠夫人開始,歷朝皇帝共賜封36次,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母”,可謂在航海者的心中成為一種精神寄托。由于神靈遠播,以后很快在全球各地沿海船民中傳開,成為人同共奉的海神。
從元朝到清朝,我國沿海地區和沿江地區先后修建了大批媽祖廟,北起丹東,南到海南島,東到臺灣,西到重慶,媽祖文化已傳播到國內臨海沿江的廣大地區。據查,媽祖廟在全球有6000多座,信眾兩億多人,分布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陀^地說,媽祖信仰是一種文化現象,其文化內涵已成為整個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其信俗文化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和平、勇敢、大愛和揚善懲惡”為核心的媽祖文化,已受到越來越多的世人接受和傳承,并在新時代成為溝通兩岸關系的和平女神。 (林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