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作為航海保護神,不僅受到中國人的崇拜,也受到了外國人的崇拜,我國明代,朝鮮國作為明王朝的附屬國,就曾多次派貢臣朝拜媽祖,朝鮮貢臣李詹就有《祈天妃退冰》七絕一首:“海門冰合脫行船/湖退領臾已渙然/故是神通方便力/但將消長要知天。”
李詹(1345-1405),字水叔,號雙梅堂,朝鮮洪州人,高麗朝進士,官至春秋館大提舉等。李詹于明建文二年(1400)來中國南京朝貢,此行是前來祝賀建文帝登基,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李詹一行船行至登州海口(廟島塘)時,由于海水結冰,船不得前行,故祈求媽祖破冰,從李詹的詩看,在李詹一行祈求媽祖破冰之后,就出現了“潮退須臾已渙然”,說明堅冰已被媽祖打破,航路已經開通,故李詹在詩的第三句用“故是神通方便力,但將消長要知天”的詩句,對媽祖護航神力的贊美。在媽祖眾多的神跡中,媽祖顯靈破冰通航,此為媽祖神跡的特例。
李詹除了歌詠媽祖顯圣破冰引航的神跡外,還有詠《沙門島(山東廟島)待風》兩首,其中一首為七律,一首為五律,均描寫詩人在歸國途中,在廟島停泊待風并上島朝拜媽祖的情形。李詹在《沙門島待風又題用登州韻》詩中詠道:“久客繞情緒/當春亦惘然/分香靈應廟/乞火孝廉船/雁渡三千里/鵬騫九重頭/幾時還故國/爛漫醉花前。”詩的首聯,詩人向我們敘述了他久別故鄉,產生了濃濃的鄉愁思緒,就是在這春曖花開的季節,對故鄉的脊戀亦使人感到茫然。詩的頷聯則描寫了朝鮮國貢臣從廟島媽祖廟分香、乞火的情形。與他同泊沙門島的香使,正從沙門島靈(顯)應廟分香、乞火。可見在明代建文年間,媽祖的香火就分靈到朝鮮,媽祖也成為朝鮮人民的航海保護神。詩的頸聯,則希冀媽祖神靈能象大雁振翩高翔,像大鵬展翅九天,以抒發詩人的凌云壯志。詩的尾聯則抒發了詩人在廟島待風,祈盼媽祖能早日保佑他們的船只平安歸帆,以消解詩人似海的鄉思。
本詩對仗工整,聲韻鏗鏘,詩人能借景生情,借景抒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詩思爛漫,堪稱詠媽祖詩的名篇。 (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