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父親節”。同是“舶來”的節日,但與上月的母親節相比,這個屬于男人的節日,似乎少了一股“火熱”,“父親節”似乎逐漸被人遺忘。商家反應普遍冷淡,反倒是一些小網店推出的父親節個性禮品,讓人覺得趣味橫生,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節日氣氛。
商家反應冷淡
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各大百貨商場,發現溫馨的“父親節”并沒有給市場帶來多少“活力”,商家并未因父親節的到來,而大肆宣傳,即便有父親節字樣的促銷,但也不多見。這與一個月前的母親節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步行街一服裝負責人馮小姐介紹,今年父親節,剛好緊隨傳統端午假期之后,雖然商家早早備戰端午, 但作為感恩節日的父親節,他們并不十分重視,“影響力不如母親節,加上重點都已經放在端午假期了。”
而在勝利路某大型商場中,僅有為數不多的商家,打出了父親節的促銷廣告,其中又多以保健品及健身器械為主,禮品選擇面遠遜于母親節。根據一些商家經驗,父親節的商業價值遠不如端午節,也很少有市民為父親節準備禮物。
至于餐飲,荔城大道某飯店負責人稱,“知道父親節,但不像兒童節其它節日,就算要過節,也不一定吃一頓了事。”
網上促銷火熱
不過,相比較商場淡薄的父親味,記者發現,網上促銷反倒是“爸”氣十足,不少網店都推出了“父親節專區”,有的還把父親節的禮物分成健康型、運動型、裝扮型、數碼型等幾個類別,包括戒煙產品、運動護膝、男士手表、手機等產品。
在淘寶網等購物網站,記者看到,除了衣服、皮帶、錢包、剃須刀等傳統父親節禮品熱賣外,貼心毛巾組合、生日報等頗有個性的禮品也受到了80后、90后等年輕人的熱捧,其中,“最佳爸爸證”成為了這幾天網上最暢銷的禮物,價格在幾元至十多元不等。90后小建笑著告訴記者,這樣的榮譽證書送給爸爸肯定能讓他開心一下。此外,還有賣家準備了“搞笑證書專用袋”贈送,牛皮紙袋子上赫然寫著“最高機密”幾個紅色大字。
不少年輕人表示,其實老爸什么都不缺,送禮物主要是送份心意。剛在網上給父親挑了幾本養生書籍的小葉告訴記者,她爸爸已經60多歲了,她選擇送書給父親主要是想讓老人家在打發時間的同時,還能學到養生知識。(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