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扇海外僑胞了解莆田的窗口
興化文藝出訪藝暖僑心
圖①:舞蹈《走雨》劇照
莆仙優秀民間舞蹈《走雨》展現了一幅動人的畫面:初夏早晨,一群農村姑娘趟溪走過小橋,喜氣洋洋趕集去。忽然,雷聲隆隆,暴雨來臨,姑娘們勇敢地和暴雨展開搏斗。終于雨過天晴,彩虹橫天,姑娘們又高高興興地趕集去。
圖②:新加坡興安會館、莆田會館、莆中高平公會、福莆仙公會僑領導與演出團成員合影留念。
圖③:組合《慶佳節》劇照
“四海恩波頌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媽祖是海上和平女神,莆田人民每年都會在她的誕辰日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節目以媽祖圣會為題,集莆仙民間十音、八樂、大鼓吹之精華,通過變臉與舞蹈的完美組全,渲染出人如潮樂如潮,潮潮涌動喜慶佳節的熱烈氛圍。
圖④:舞蹈《俏花旦》劇照
花旦是中國戲曲行當中的一支,扮演者多為天真浪漫、性格開朗的妙齡女子。圖為魏小潔等表演的舞蹈《俏花旦》劇照。
圖⑤:舞蹈《蘭溪雅敘》劇照
舞蹈《蘭溪雅敘》,樂曲充滿莆仙民間音樂的特性,旋律波瀾起伏,以娓娓動人的音樂、舞蹈敘事讓人們盡情領略木蘭溪畔旖旎秀麗的風光音韻。
圖⑥:歌伴舞 《相聚在媽祖故鄉》
應香港莆仙同鄉聯合會、新加坡興安會館、莆中高平公會、馬來西亞馬六甲興安會館、印尼雅加達興安會館的邀請,以蔡玉蘭為團長、王少嬡為副團長的“中華情·興化緣”文藝出訪團于近日赴東南亞,開展演出及交流活動,分別在新加坡、馬六甲、雅加達開展各專題文藝演出,前往觀看的僑界知名人士及海外鄉親達數千人,在海外產生轟動效應。許多莆仙鄉親說,沒想到莆田藝術團的演出這么好,這么精彩,希望市僑聯今后多組織這類的演出活動,以增進交流和友誼。新加坡《聯合早報》、《晚報》,馬來西亞《中國報》、《南洋商報》,印尼《國際日報》、《印度尼西亞商報》等海外華文報刊進行了專題報道。訪問團還參加了第五次世界興安同鄉懇親大會、莆商大會。出訪期間,拜訪了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參贊朱琦博士,還開展聯誼交流和座談活動。海外鄉親高度評價這次出訪演出。稱贊:“演藝精湛”、“藝暖僑心 ”、“情深藝重 ”、“精彩紛呈”。
這次演出向海外僑胞展示了具有莆田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受海外僑胞歡迎。著名的銀行家、企業家、力寶集團董事長李文正博士說,這次出訪演出給海外僑胞增光添彩。媽祖,一個崇高而美麗的名字,一位偉大而富有神奇色彩的女性,她是海上和平女神的象征,以博愛、善良、勇敢贏得了人們的敬仰。組合《慶佳節》,以媽祖圣會為題,匯集莆仙民間十音、八樂、大鼓吹等音樂精華,通過變臉與舞蹈完美組合,渲染出人如潮樂如潮,潮潮涌動喜慶佳節的熱鬧氛圍。由莆田人自己創作的《默娘之歌》、《相聚在媽祖故鄉》表達了海內外鄉親相聚在媽祖故鄉莆田的喜悅心情,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友情、鄉情。此外演出活動還向海外鄉親展示了古老經典的莆仙戲文化和優秀的民間舞蹈,并體現邁向新時代的莆田人民為創造幸福和諧的生活而奮斗不息的精神。
海外華文報刊在演出團到來之前就進行了前期宣傳,演出后又進行詳細的報道,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如馬來西亞的《南洋商報》和《中國報》分別刊登專版,以《“中華情·興化緣”劇目介紹》、《邀中國莆田藝術團表演,勿錯過“中華情·興化緣”》等為題,并配以圖片,進行圖文并茂的深入報道。各地莆仙同鄉社團還攝制了“中華情·興化緣”藝術團演出晚會的DVD,贈送居住地僑胞。
海外鄉親對演出充滿期待,代表團所到之處受到熱烈的歡迎,當地興安會館領導前往迎接,給予非常熱情的接待,提供當地最好的音響設備及演出場所。海外鄉親觀看文藝演出熱情很高,早早來到現場,等待演出,觀看表演時,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海外社團精心安排行程,熱情周到的服務,讓大家感受到濃濃的鄉情鄉誼。
為迎接“中華情·興化緣”文藝團的到來,各地興安會館加強聯系,緊密合作。如新加坡興安會館、莆田會館、莆中高平公會、福莆仙公會首次四家會館聯合舉辦文藝演出活動,并出版了專刊。馬六甲附近各地的興安鄉親特地駕車趕到馬六甲觀賞節目。各地的莆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