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民間文化瑰寶 推廣特色祈夢文化
我國首個夢文化之鄉誕生仙游
▲在授牌儀式上,上演了莆仙戲《唐伯虎夢驗故事》等節目
▲中國夢文化之鄉暨中國夢文化研究中心授牌儀式在九鯉湖舉行。
近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莆田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夢文化之鄉暨中國夢文化研究中心授牌儀式在仙游縣九鯉湖風景名勝區舉行。仙游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縣區。
中國夢文化,蘊含著極為深厚的中國哲學思想,表現出中華民族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執著追求。夢文化涵蓋歷史、心理、生理、民俗、宗教、文藝等領域,具有神秘的特性,對中國小說、戲劇、詩文的創作和旅游等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九鯉湖夢文化是中國夢文化乃至中國文化這份珍貴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飛瀑天下奇的九鯉湖是我國漢族居住區乞夢(祈夢)風俗的發源地,為祈夢者所崇拜的何氏九仙是我國民間流傳歷史最長、影響范圍最廣的司夢神靈,也是歷史上唯一被公認為全國性崇拜的“夢神”。九鯉湖流傳的一套乞夢民俗活動的程式是其他地方所未見的,這套習俗自唐宋以來一直沿用至今,堪為我國祈夢文化的“活化石”。而供奉何氏九仙的九鯉湖寺是我國江南的名門古剎,歷代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來此朝圣、祈夢之風盛行,元朝太府卿鄭露、宋代端明殿學士蔡襄、明代禮部尚書陳經邦、狀元羅倫、江南才子唐伯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清代名宦李光地以及近現代一些政要都曾來這里游覽、祈夢。
據介紹,仙游縣近兩年開始著手對流傳民間的夢驗故事資料進行收集,并加以挖掘和整理,編成《九鯉湖百夢》等書,還成立“福建九鯉湖夢文化研究會”,以此推廣九鯉湖特色祈夢文化。 (劉永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