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仙港大道的工地上,6支施工隊干得熱火朝天。據介紹,明年3月,仙港大道全線將竣工通車。
仙港大道是仙游縣全面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和湄洲灣港口城市的一條大動脈,通過仙港大道可把占仙游面積65%以上的山區與平原沿海連成一片,將推進仙游經濟開發區、中心城區、生態旅游經濟區半小時經濟圈的形成,使仙游臨港區位和沿海腹地優勢更加突出。
今年來,仙游縣委、縣政府提出以“不平衡的發展”破解“發展的不平衡”,堅持重點突破與有效保護相結合,重點建設仙游經濟開發區,優先開發中心城區,嚴格保護、有序有效開發生態旅游經濟區。
仙游經濟開發區主動承接臺灣和大陸先進地區的產業轉移,加快發展臨港石化工業,力爭升格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石化產業園,已列入省產業規劃,依托煉化一體化項目,優先開發產業關聯性強的石化中下游產品,著力打造產業集聚明顯、特色突出、技術密集的現代石化下游產業基地。規劃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園,已列入省產業規劃,集中建設環保設施,突出發展循環經濟,把塑料回收再生行業做成名副其實的環保產業。
仙游縣中心城區圍繞“顯山、露水、彰文、宜居”的目標,實施“東進南拓北擴西抑”戰略,實現縣城建城區面積擴大一倍,達35平方公里,人口超過30萬人。規劃建設城郊工業集中區,重點發展工藝美術、電子信息、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輕工業,提升產能和規模。規劃建設建材科技園,促進綠色建筑、節能建筑、智能建筑等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發展。規劃建設寶泉工藝產業園,集工藝家具生產、展示、營銷、倉儲、研發、物流以及旅游等功能為一體,已列入福建省產業規劃、省特色文化產業園,將成為面向海內外的全國性紅木交易市場、對臺文化交流的文化產業園,叫響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品牌。
山區生態旅游經濟區主攻重點能源項目,總投資6.2億元、總庫容10560萬立方米的金鐘水利樞紐工程,年可向莆田市中心城區、湄洲灣北岸和仙游縣中南部供水1.84億立方米,受益人口300多萬人。總投資45億元的抽水蓄能電站,設計年發電量18.96億瓦,建成投用后將對福建電網的調峰填谷、緊急事故備用等發揮積極作用,為福建電網的安全運行提供可靠保障。此外,規劃建設總面積達154萬畝的國家級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農業生態旅游休閑觀光帶和種養植、良種培育、農產品加工等六個示范基地,成為對臺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全力打造成為港城生態旅游中心。(鄭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