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五四精神 爭當海西先鋒
我市舉行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環城火炬傳遞
5月4日上午10時,由市委宣傳部、團市委、莆田學院團委聯合舉辦的,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火炬傳遞活動儀式在市政府廣場舉行,一萬多人參加火炬傳遞活動。
熊熊燃燒的火盆,盛著五四精神的火種。在齊唱雄壯的國歌后,當第一棒火炬交給參加過數個戰役并獲得多枚勛章的第一棒火炬手陳樹芬老人時,全場沸騰了。火炬傳遞從市政廣場出發,經荔城大道,文獻路,勝利北街,東圳西路最后回到終點市政廣場。火炬傳遞受到沿途無數市民的觀注,他們駐足觀看,并表示,火炬傳遞使這座城市充滿生機活力。
當天火炬手由90人組成,第一位火炬手握標有1919年字樣的火炬,依次類推,最后一棒握2009字樣火炬,表示“五四”運動已90周年。每一名火炬手跑100米,每500米一組護跑隊,由2名護跑手、20名護跑隊組成;每100米10名志愿者,作為跑道兩邊標兵;每一路段由一個院系負責組織學生觀眾。(時報記者 陳生 丁依萍 實習生 方莉莉)
老紅軍傳遞第一棒
一身洗得泛白的軍裝、四枚勛章配在胸前,81歲高年齡的陳樹芬站在年青的人群中顯得特別引人注目。
陳樹芬是常太鎮過溪村人,1928年6月出生,1948年3月于東北入伍,1949年6月入黨,1953年9月復員,曾任四十軍一一九師三團三營二連機槍手,之后任警衛營班長。他曾參加過遼沈戰役、平津戰役,1949年參加解放湖南巢匪戰役,之后跟隨部隊一路打到海南,在解放海南后休養了一個月,后隨部隊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役。
在短短5年的戎馬生涯中,驍勇善戰的陳樹芬多次立下戰功,并光榮得獲得解放湖北紀念章、解放華中南紀念章、抗美援朝紀念章及“和平鴿”紀念章各1枚。陳老現在市光榮院里休養,偶而也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到機關單位、院校講述革命老前輩打江山的那段浴血奮戰的鋒火歲月,告誡人們勿忘歷史,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當天上午10點,當莆田市委書記楊根生點燃火炬,將火炬交給第一棒火炬手陳樹芬老人時,現場掌聲雷動。陳老高高舉起火炬,眼眶濕潤了。在觀眾的歡呼聲中,陳老邁開步伐,開始傳遞火炬。記者注意到,他穿的是一雙擦得锃亮的皮鞋。幾分鐘后,陳老到達終點,把火炬傳遞給全國三好學生于書慧。
外教首次體驗火炬傳遞
47棒火炬手是莆田學院外教Burgess Sam。Sam是美國人,目前在莆田學院教授計算機和英文課程。他有個中國名字叫“大鵬”。
Sam喜歡和人交流,在火炬傳遞開始前,他笑容可掬地用莆田話問旁邊的人:“你吃飯了嗎?”就在大家詫異他竟然會講本地話時,他笑著告訴大家其實自己只會這一句,一會兒,他又用普通話說:“很高興和你交流!”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這是Sam第一次參加火炬傳遞,在傳遞過程中,Sam的女兒也來了,并為他全程拍照,記錄下這難忘的經歷。Sam認為,在中國參加火炬傳遞是一種榮幸。他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
援川醫療隊員和兒子一起傳遞火炬
“加油,加油!”在圍觀群眾的呼喊聲中,母親高舉火炬,在前領跑,兒子緊隨其后,氣喘吁吁。第七棒火炬手是援川醫療隊員陳靜。今天,他的兒子也來到火炬傳遞現場,并陪著媽媽一起傳遞火炬。一大一小鼓勵相伴的身影,感動著群眾,不禁為這對母子吶喊助威。在兒子的助跑下,陳靜跑完全程并與四川綿陽的何芬進行火炬交接。
全國三好學生從老紅軍手中接過火炬
第二棒火炬手于書慧是莆田學院醫學院本科護理一班的學生,這位全國三好學生,即將成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的研究生,從老紅軍手里接過火炬,奔跑起來的她心情異常激動,深感老紅軍曾經的不易,同時,作為一個時代新青年,她更覺得自己應當負起時代責任,努力成為一位優秀的青年。
奧運會志愿者杜爽參加火炬傳遞
師生同慶青年人的節日
第三棒火炬手是莆田學院醫學院團委書記陳逸萍,學生于書慧點燃了她手中的火炬,這位老師覺得很榮幸,“這可是位很優秀的學生,她考研的成績相當的好,面試、筆試都是第一。在這個青年人的節日里,我更多的是把這個活動當成我們歡慶節日的一種方式。” (時報記者 黃凌燕 彭麗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