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遭受百年一遇旱災,牽動全國糧油市場。據了解,莆田糧食市場的大米主要來自東北、安徽等地,為此西南旱災對莆田大米影響有限。目前大米的價格未見明顯波動。
昨日,記者走訪多家超市及市場發現,目前莆田市場大米售價普遍在1.8~2.1元。“春節前,莆田市場上大米有漲有跌,年后已全線走高。”涵江商業城某糧油店老板告訴記者,春節前一級東北米批發價大約是3700元/噸左右,春節后已漲到了近4000元/噸,一噸漲了200多元。
盡管西南地區不是產糧大省,但旱災仍誘發了米價的上漲,上海、重慶等地已出現大米價格上漲現象。記者昨日走訪市場了解到,3月中旬以來,莆田市場米價也有微漲,但波動不大。據商業城一位糧油經營戶介紹,東北米的批發價日前漲到3.75-3.9元/千克,每千克上漲約0.20元;安徽米批發價也由春節前的3.04元/千克漲到3.20-3.36元/千克;江西米批發價由3.04元/千克上漲至3.28元/千克;同時,本地米需求量大增,本地丁優批發價從2.84元/千克漲至3.08元/千克。部分超市東北米、安徽米的零售價也普遍上漲了約0.2元/千克。不過,在勝利路的某家大型超市,記者看到,所售大米主要來自本地和東北,做促銷的大米價格甚至低到1.38元/斤。
“東北大米最近是漲了點錢,其實變化不大。”涵江批發市場糧油干雜區一陳姓店主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糧食批發市場變化不大,米價最近的確有所上漲,但是都是年前調的價。但有關人士表示,最近莆田大米價格走高,屬正常波動。造成現在價格有些波動的主要原因還是季節問題。現在已經處于3月底,正是新稻未上市、陳稻庫存不多的時候,加上去年下半年天氣不是很好,粳稻水分較多,很多糧商不敢囤貨,所以造成現在米價略有波動。(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