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過后,不少企業都已經開工,求職者也陸續開始尋找工作。據了解,往年春節假期后,部分求職者因為找工作心切而被騙走錢財。市公務員局提醒,春節過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打著酒店招工或者張貼招聘虛假廣告的名義來騙取人們的錢財,求職者找工作要謹防陷阱,最好前往正規人才市場應聘。
陷阱一:以“高薪”吸引求職者
街頭張貼的小廣告往往標榜“薪酬可觀”、“待遇優厚”吸引求職者,殊不知其中卻存在著危險。據了解,這些“公司”大都沒有營業執照,很多是不法分子抄來整理的“信息資源”,再利用這些招聘信息引誘求職者上當。當應聘者將“押金”交上后,“招聘人員”就人間蒸發了。
建議,找工作應到正規的人才市場,選擇有工商營業執照的正規勞務中介單位,在應聘過程中應留意招聘地點是否固定,千萬不要聽信街頭“高薪誠聘”的小廣告。
陷阱二:“黑中介”收取費用
據了解,一些“黑中介”常常以介紹工作為由收取報名費、資料費、押金等,可是過后卻往往無法提供令求職者滿意的職位信息。
提醒,求職者應通過正規的中介所應聘。這些機構要有營業執照,包括一些民辦介紹單位,都要有固定的場所,其工作人員應有工作證、職業介紹許可證;關于收費事項、服務承諾都須上墻公開。求職者盡量不要到街頭攤位求職,以免碰到“黑中介”。
陷阱三:網絡求職泄露個人信息
由于快捷、便利,又節省成本,近年來,在網絡上投簡歷成為越來越多求職者新的求職途徑。可是,網絡求職卻存在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隱患,求職者小李春節前在一家網站上用個人真實信息進行注冊,并投了幾份簡歷,春節期間,她收到了很多所謂的招聘公關、商業廣告的短信,這讓小李苦惱不已。
建議,網絡招聘是一種新型的求職方式,但其中卻存在不少陷阱,大學畢業生最好到政府部門、學校等舉辦的招聘會場求職。求職者填寫個人簡歷時,一定要確保個人信息不被泄露出去,建議求職者只留本人聯系電話并保持暢通,若非必要最好不留家庭電話。求職者上招聘求職網,先要看看別的求職人員的核心聯系方式是否被任意公開,如果已被公開,那就要小心了。
陷阱四:在偏僻的“面試地點”搶劫
如今,有一些不法之徒以招聘員工為由將受害者騙到偏僻地點,隨后對其進行搶劫、綁架。
建議,求職者接到面試通知后,首先要核實一下該企業的資料;對方如果用移動電話聯系時,必須索取對方的固定電話,面試前盡量通過對方的固定電話預約面試時間,了解企業信息。其次,要認真確認面試地點,正規單位一般會將地點設在單位的辦公室、會議室,對一些租用房間作為應聘地點的公司單位,求職者應提高警惕。
總之,求職者要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不要被街頭小廣告所迷惑。最穩妥的方法是到正規的人才市場找工作,以防上當被騙。因為在人才市場招聘的企業,人才市場都要查驗企業的相關手續,且該企業招聘信息只在市場內進行公示。 (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