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即將完工的“盧舍那大佛”
圖為“盧舍那大佛石窟”一角
她豐頤秀目,嘴角略翹,稍含笑意,微微俯視的雙眼恰同信徒們仰視的目光交會,形象既莊嚴雄偉又不失睿智慈祥;她發髻呈波紋狀,面部豐滿圓潤,眉如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睜半合,俯視著腳下的蕓蕓眾生,嘴邊微露笑意,顯出內心的平和與安寧;她的表情含蓄而神秘,嚴肅中帶有慈祥,慈祥中透著威嚴,威嚴中又有著一種神圣與威武,是一個將神性和人性完美結合的典范hellip;hellip;這不是癡人說夢,近日,就在莆田富田石材制品有限公司的工廠,記者見到了以前只有在龍門石窟才能見到的盧舍那大佛,原來這是莆田涵江富田石材制品有限公司應浙江普陀山佛教協會的要求為其打造“盧舍那大佛石窟”的主佛——盧舍那大佛。雖然大佛還沒有最終完工,但還是能夠看到她那明麗秀雅,雍容高貴的氣勢。
據說,盧舍那大佛是以武則天的相貌為模特雕刻的,“盧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民間又稱她為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就是說,她是釋迦牟尼的另一種身份或境界,她是理想的化身。梵語“盧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輝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陽神信仰而來。
據了解,“盧舍那大佛石窟”工程,是富田石材制品有限公司應浙江舟山普陀山佛教協會的要求從06年開始籌備、設計、實地考察等,歷時三年多終于要在今年年底完工,并于春節前在普陀山安裝完畢。石窟總面積近650平方米,高131.5米,長49.3米,整個石窟組雕,共用石料1300個立方,重達3000多噸。由于整個石窟工程巨大,他們還特地在東嶠找了個合適地點進行石窟組雕的制作。
富田石材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開(人稱“石頭開”)告訴記者:“lsquo;盧舍那大佛石窟rsquo;除主佛外還有菩薩、力士、金剛、羅漢、飛天等眾多高浮雕佛像。共用了368塊大小不一的石塊,最小的石塊都有7噸重,而主佛——盧舍那大佛坐像高達8米其頭部石塊那是最重的,有32噸。”據“石頭開”透露,這尊盧舍那大佛,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為了讓這尊主佛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加上頭部石塊過重,在安裝上還是需要技巧的,得讓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才會產生一種令人敬而不懼的效果。
為何如此巨大的工程會由我們莆田的公司來承接的呢,原來富田石材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專業生產各類石材雕塑產品的企業,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并出口美國、日本、韓國、泰國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德島地區兒童公園內17座花崗巖雕刻;浙江省普陀山南海觀音廣場的牌樓、大型照壁蓮池海繪圖、佛像雕塑;泰國萬佛寶塔全部石雕佛像;臺灣南投慈善宮媽祖廟全套青石透雕、佛像雕刻;臺灣苗栗縣三義道場佛頂山朝圣寺打造500羅漢大型照壁;廣西桂林棲霞寺漢白玉觀音;杭州西湖沿邊景觀雕塑;運河段石欄桿等深受業界的贊譽。
據技術總策劃林世明師傅介紹,“盧舍那大佛石窟”工程,是繼龍門石窟之后的又一個盧舍那大佛的工藝上的新創作。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是歷時多朝代才完成的,并都是依附山體本身的雕刻,而富田制造的“盧舍那大佛石窟”則由60多名工藝師,雕塑師,石雕藝人應用現代科技技術以及精湛的技藝將368塊大小不一的石頭拼接雕琢而成的。 (時報記者 吳芹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