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氣溫驟降
4000萬粒鮑魚急轉莆田過冬
在秋冬交匯之際,北方氣溫驟降,在山東威海市榮城度夏的秀嶼區石城3000萬粒鮑魚和山東省榮城市1000萬粒鮑魚急轉回莆田過冬。
11月11日上午9點,一艘從北方運載鮑魚南下過冬的活水船抵達秀嶼區石城漁港碼頭,當地邊防官兵隨即和鮑農一起踏上活水船,把鮑魚網箱搬到小船,轉到附近海域各海上養殖場。為了確保莆田鮑魚回場和山東鮑魚南下順利作業,石城邊防派出所增派了海上警務室的警力,加強海上管防能力服務鮑農。該所干事黃一鵬告訴記者:“11月10日至11日,陸續有6艘活水船從北方運載鮑魚來到莆田石城海域過冬,回轉的鮑魚總量達3000萬粒。我們在前期幫助鮑魚養殖戶對漁排周邊的污染進行清理的基礎上,下一步還將派遣警力到駐點警務室,切實為鮑魚養殖戶解決鮑魚養殖保駕護航。”鮑魚養殖戶林樹渠說,“我們石城鮑魚場4月底到山東的有2000萬粒,因為賣的市場價格比較好,行情也好,在山東賣了800萬粒,回來的有1000多萬粒。這次在山東又買了2000萬粒幼鮑,回來總共有3000萬粒左右。”
我市石城村與北方的山東省榮城市合作開展鮑魚南北轉場、冬夏對調養殖,以縮短養殖周期、提高成活率,經濟效益明顯。莆田鮑魚北方度夏近半年,適宜的水溫、氣候等條件,讓鮑魚長大了不少,也賣掉了不少。山東鮑魚市場行情一路看漲,延緩了鮑農們南下的腳步,鮑魚南下過冬的日期本打算推遲到11月底或12月初。沒想到最近北方氣溫驟降,海水水溫跟著明顯下降,給鮑魚的生長帶了很大影響,因此,莆田和榮城當地的養殖戶經過商量,決定改變計劃,提前了近半個月將鮑魚急轉南下莆田“過冬”。(時報記者 林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