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岸直航創造安全有序的海上交通環境
“海空聯合巡航執法”首次進入莆田海域
本報訊 3月31日下午,一艘船身 長度112.6米,寬度13.80米的“海巡31”輪,從廈門灣駛入湄洲灣航道實施“2009年福建沿海海空聯合巡航執法活動”,緊跟“海巡31”輪后面的是福建海事系統最大最先進的海巡艇“海巡132”輪,參與這次巡航活動。
湄洲灣、興化灣和平海灣的“三灣”資源,是莆田最豐富的港口岸線資源,是莆田的優勢所在、發展的潛力所在和經濟騰飛的希望所在。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背景下,“三灣”建設迎來了新的高潮。據統計,莆田目前已開工建設和正在積極推進前期工作的港航項目共14個,總投資102億元,碼頭泊位29個,設計年吞吐量達1億多噸。隨著大量的水上資源工程項目投入建設,水上施工作業任務繁重。2009年福建沿海海空聯合巡航執法活動于3月31日至4月1日在廈門灣至閩江口沿海水域進行。3月31日下午至4月1日上午8時,“海巡31”輪和“海巡132”輪,進入湄洲灣港口岸線巡航,從而更加體現了莆田港口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重要位置。
為充分利用海事大型海巡艇聯合在巡航的有利時機,加強對莆田沿海水域的安全通航情況的巡視,加強對水工項目的安全監管,莆田海事局積極參與此次巡航執法湄洲灣段活動。3月31日,莆田海事局派出“海巡1325”艇,對“海巡31”和“海巡132”進行全程護航引航,并配合實施對湄洲灣的巡航。在巡航活動中,巡視了莆田轄區水上通航總體環境情況,檢查了重點水域航路助航設施及養殖捕撈區通航秩序情況,并對湄洲灣航道工程建設、重要水工項目進行巡查。針對目前大量船舶停航錨泊的現象,還突出檢查了轄區海灣及港外錨地錨泊船只情況,及時糾正了違章拋錨在湄洲灣主航道的施工船舶。通過此次海空聯合巡航執法活動,進一步加強了該局海上巡航執法能力,提高了巡航效率,為莆田沿海船舶定線制的研究與完善提供現場資料與依據,為兩岸直航創造和諧、安全、有序的海上交通環境。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