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市率先成立市場協管中隊后
涵江市場管理機制又見亮點
本報訊 近來,細心的人們發現,涵江區若干市場新設置了標有“城管巡邏”字樣的崗亭。這些崗亭,設施輕便簡捷——一頂藍色帳篷當街臨市一支,就是一處臨時辦公與監測的站點;人員精干靈活——每個崗亭由兩三名協管隊員當班,他們或駐或巡、若聚若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由于具備一定的可流動性,便于相機而動,在管理效能上頗顯出實效性與活力。
記者從涵江區市場建設管理服務中心了解到,涵江區城管協管中隊這次共在有關市場設置“城管(協管)巡邏崗亭”五個,其分別是:鑒前亭、僑新亭、新橋頭亭、江口亭和農貿一期亭。這項舉措是協管中隊在區城管大隊指導下,邁出的又一個新步子。
據悉,作為對市場管理的一次認真探索,在科學調研的前提下,涵江區有關部門取得上級支持,報經批準,于去年初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市場協管中隊。一年多來,這支隊伍立足區情,以“潔凈、有序、文明”作為管理目標,針對農貿類市場特別容易形成的“臟、亂、差”的特點,積極開展各項整治工作,使市場經營秩序發生了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良好變化。
專營山區干貨的老陳說,在這個地盤擺了好幾年的攤了,市場在一天天繁榮,人多貨雜自然容易亂,可這一年多來,管得嚴了,秩序反而好多了。協管隊員很辛苦啊。這幾天臨時在市場擺地攤賣荔枝的楊大媽則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交警”講話很和氣,第一天把荔枝擺在市場口賣,看到他們來,我心口亂跳,沒想到他們笑瞇瞇的,幫我把荔枝挪到崗亭這邊來,還夸我“老人手腳勤快,遵守紀律”,有心叫他們嘗幾顆荔枝,再怎么請都不肯!老人家把協管隊員錯叫成“交警”,惹得旁邊幾位擺攤的都笑了。 (時報記者 施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