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大走訪”開門評警活動過程中,鳳凰山派出所深入轄區走訪調研,創新載體,改進方式方法,不斷探索新思路、新辦法、新點子,在構建和諧警民關系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警民一家親 互動暖人心
“攝像頭應該裝在案件比較高發的地段安置”、“走在路上包包被搶了,能不能教我們女性一些招,防止包包被飛車搶奪”······這不是在派出所,而是派出所召開的和群眾面對面的警民懇談會上。會上,民警們通過向群眾報告工作,解難釋疑,廣泛收集社情民意,而群眾也積極獻言獻策,提出各種意見建議。這種定期向群眾“討”建議的座談形式,深受群眾歡迎。自活動開展以來,該所共召集單位34個,群眾186人,召開懇談會15場,征集各類意見和建議367條,整改問題200余條。
“對不起,當天同一時間段有3起警情,由于警力有限,沒能按照您所期望的時間達到現場,讓您久等了,請問對我們的工作還有哪里不滿意的地方?我們會及時改正。”在報警人家里,分管社區的副所長鄭志尚帶領片警的回訪工作小組在對處警不滿意的當事人耐心解釋。在聽完解釋后,報警人說:“想不到警察那么辛苦,我誤解你了。”“大走訪”活動中,該所采取電話、短信、發函、上門等方式,對報案人、案件當事人進行回訪,了解警情處置結果、群眾滿意情況以及民警接處警執法規范情況,并做好記錄、通報和反饋,有效促進基層民警執法規范水平提升。在對82起群眾不滿意的警情回訪中,該所件件回訪,件件落實,件件反饋,通過回訪,基本滿意52起,占反饋比例98%,不滿意1起,占反饋比例2%。另征集到各種意見、建議36條。
神奇電子眼 網上調解室
在深入開展走訪活動的過程中,該所領導和社區民警根據群眾反映熱烈的問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摸索出一條社區管理新模式,共籌資1萬多元,設置視頻探頭13個,建立“電子小區”。即在居民住宅出入口、沿街主干道、行業場所以及治安復雜點等部位,將閑散的房子利用電子眼對其四面八方進行監控,形成網格狀的視頻監控系統,構筑多層次、立體式、無縫隙、全覆蓋的“電子小區”。“電子小區”創建前后發案率下降86.11%,并實現入室盜竊零發案的突破。目前,轄區內新塘、筱塘、南門、單面街等其他轄區相繼推廣新建“電子小區”6個。今年,“電子小區”建設工作被列入城廂區2011年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和市公安局“三大戰役”重點項目。
該所充分利用網上調解室,民警和當事人蔡某利用“網上調解室”使用電腦視頻功能正在與林某就之前的鄰里糾紛作調解。因當事人之一林某出差外地無法到派出所進行調解,為了盡快解決兩人的糾紛,經辦民警立刻想到了“網上調解室”,短短一個小時,兩人就達成了共識。這個全區首家建立的“網上調解室”, 是通過配備互聯網電腦,以語音、視頻等形式,方便路途遙遠、往返不便的群眾,來進行網絡遠程調解案件,不耗時,不拖延,節約時間和精力,大大提升了便民服務效率。開通“網上調解室”以來,該所共遠程調解案件8起,化解矛盾糾紛4起,化解信訪案件2起。
平安無小事 安全鐘長鳴
夏季來臨,到商場購物和到廣場休閑的群眾開始增多。盡管公園和商場上都貼上了警方提示,但大多數群眾往往都忽略了。為了防止小偷得手,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鳳凰山派出所領導通過與移動公司協作,在鳳凰山公園試點建設“平安廣播小衛士”。技術上利用寬帶遠程,將喇叭和視頻監控探頭進行鏈接,在商場、廣場等人員流動復雜地區,安裝高音喇叭,通過“時時監控”對現行犯罪實現“時時喊話”功能,形成了強大的震懾力,另外,避開居民工作休息時間,播放治安防范、居民自救自衛、第一時間報警等常識,進一步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并對犯罪分子起到警告、警醒和震懾作用。
“莆田市一個開通微博的派出所?真是潮所,太給力了!”這些留言都來自新浪微博“平安鳳凰山”的網民們。新浪微博“平安鳳凰山”主要分為“開門評警”、“我們在行動”、“防范提示”、“治安通報”、“我們在傾聽”等五個板塊,通過留言、發布動態、視頻、圖片等形式,及時發布派出所工作動態、群眾防范常識、便民利民措施等,方便轄區群眾及時了解派出所開展的工作、咨詢法律知識、查看轄區治安情況等,更直接、更方便、更快捷地傾聽民意,征求意見建議,從而不再受到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與群眾面對面。
“大走訪”活動在繼續,鳳凰山派出所給力營造平安宜居環境的工作在繼續。 (朱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