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在秀嶼港三千噸級碼頭內,一工人在作業時不慎跌入一約30米高的散裝水泥貯藏罐內。秀嶼消防二中隊接到報警后,立即出動兩部消防車,12名消防官兵火速前往事發地點實施救援。
經偵察,人員被困的這個散裝水泥貯藏罐高約30米,可容納約2000噸的散裝水泥,整個貯藏罐全部由質地堅硬的鋼建造,根據需要該貯藏罐在設計上采用了上體部分為直徑10米的圓柱體,下端出口呈漏斗型的復合結構并懸空,以便散裝水泥裝車運輸,情況極為復雜。事發時該罐內還裝有近400多噸的散裝水泥,在罐體內就足有五六米之高,且散裝的水泥為粉末狀,在巨大的貯藏罐內儲放時由于顆粒與顆粒間還有空氣的間隙顯得較為松軟,一旦有人員或者其他物體落入其中極有可能完全陷入而被吞噬。要在這么大的不透明的封閉空間內確定出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搜救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多方研究,確定采用打開貯藏罐的出口閥門排放出罐體內水泥的方案實施營救,并在出口周邊切割出幾個切口以加快水泥的排放速度。隨著中隊指揮員的一聲令下,各救援小組迅速登上操作臺立即投入戰斗,運用無齒鋸對罐體進行切割,由于罐體質地堅硬,無齒鋸對其的切割速度較為緩慢,為了盡快搜救出被困人員,中隊指揮員立即從附近工地上緊急調動來了乙炔切割機進行同時作業。當幾個缺口切割完畢后,近400多噸的水泥從罐體內噴涌而出揚起漫天粉塵,能見度不足5米,為了保障救援行動迅速進行,防止操作臺因不斷排放出的水泥而負荷過大造成坍塌,必須對操作臺上的水泥進行及時處理,然而現場工具又有限,救援小組就徒手刨挖水泥,經過近1個小時與時間賽跑的奮戰,終于成功找到了被困人員。
(梁麗梅 李順達 童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