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活開始了,我市眾多的“村級文化室”自然成了孩子們的校外學習、娛樂加油站。“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拉營歸hellip;hellip;”,2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西天尾后黃村采訪,剛下車,便聽到這首膾灸人口的《打靶歸來》。是誰在這鄉村清靜的上午,拉出如此清脆美妙的二胡聲?循聲望去,原來在村文化站里,一位老者正在指導一位小姑娘拉二胡。老者是村文化協管員黃建榮,端端正正坐著,邊看譜邊拉二胡的是西天尾中心小學三年級學生許歡歡。
許歡歡的爺爺許光熙告訴記者,孫女喜歡畫畫、打乒乓球,還能看歌譜,這個天賦被同為村里人的涵江區文化局副局長許曉東發現了,于是,就決定教她拉二胡。現在,歡歡每天都要在家拉40分鐘的二胡,而星期五、星期六晚,歡歡要去涵江,許曉東利用空余時間教她幾個鐘頭二胡拉唱技藝,暑假里,逢星期一、星期二晚上,歡歡要由爺爺帶著,上莆田城學兩個鐘頭二胡。文藝的路正在這位靦腆而勤奮的9歲小姑娘腳下延伸。
據后黃村支書許聰介紹,后黃村素有“荔城區華僑第一村”譽稱,村里有許多飽學之士,走讀書成才之路,不到一千人口的后黃村,幾十年間已走出幾十名研究生、博士生、教授,后黃自然成為名不虛傳的文化名村。濃濃的文化氛圍影響著正在成長中的娃娃們。 (凌明信 /文 劉永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