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義務教育雖然有了新的發展,但農村薄弱校在教學設備,師資力量和生源質量都存在相對落后的情況下,他們又是怎樣承擔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全民素質的艱巨任務。
日前,筆者走訪了前沁中學。據該校校長陳國新介紹,農村薄弱校的辦學條件雖比不上城里的環境,但學生的心理健康更是應該引起重視。現有農村薄弱校的生源多為學困生,他們十分自卑,缺乏自信,而前沁中學因為吸納較多的外來工子女,他們的心理更為復雜。針對這樣的校情,最關鍵的是要樹立學生的信心。2009年初,該校策劃組織優秀生報告團并付諸實施。優秀生報告團主要通過校園廣播、國旗下的講話、課間操、校會等時機向全校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心得。報告團的成員由班級、年段、學校逐層推薦篩選和學生的自我推薦最終確立,不僅有語數英等基礎學科成績優秀者,還包括有自己特長的學生。這樣不僅為學生自我展示提供很好的鍛煉平臺,提高自信心,起到榜樣引領的作用,同時也讓學生自我檢測。
陳國新說,為了更好地帶動學習,學校還將考慮組織學習求助團,集眾人智慧促進相互間的學習進步。(謝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