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畢業生去向問題,成為每個高校學子必須直面的人生抉擇問題,也成為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自6月10日起,本報陸續推出記者采寫的系列報道,以近年部分高校畢業生為主體,對他們在莆去向“路線圖”進行零距離探訪,用一個個真實的事例,從不同角度展示他們走出校門后的工作與生活足跡,探尋他們內心世界與精神家園,力求通過這些“過來人”的成功與挫折的真情實錄,從而盡可能地就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才培養的互動環境,給人們提供一個思考空間。
走在創業的路上
大學畢業生就業追蹤記之三
“工作難找”讓如今大學畢業生感到煩惱。就在多數大學生奔波于各招聘會現場時,有一些大學生毅然選擇了自己創業,用自己的努力開辟屬于自己的領域。
人生的第一桶金
走進林國星那位于荔城大道的公司,感覺不到辦公室的氣息,這里沒有明確的辦公區域劃分,完全是一個時尚歐式風格的家,裝修得藝術味十足。
在人堆里,一眼就能看出林國星是“搞藝術”的:瘦瘦的身材,斯斯文文的臉,簡單的發型,加上黑色貼身襯衣和黑框眼鏡,感覺像一個設計師多過像一個老板。記者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忙得團團轉,一些客戶圍著他咨詢業務。空閑之時,他向記者談起了他那跌宕起伏的創業經歷。
2005年9月,就讀于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專業大三的林國星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個培訓班。“高三藝術類的學生家長都會給子女加強專業培訓,以便考上理想的大學。當時我就想,自己完全有能力辦這個培訓班。”說干就干,他開始奔波于福州各個中學之間找生源,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招收了20多個學生。接下來,他租下學校附近的一幢樓,培訓班也正式開辦了。10月本是那批學生入學的日子,可是他們并沒有如約而至。“我一打聽,原來他們都跑到另一個培訓班去了,原因是他們的價格更優惠。當時我整個人都傻掉了,就想著沒生源,一個月5000元的房租怎么辦?”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他硬著頭皮撐了下去。起初只有3個學生,在他免費上課兩周后,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慢慢地,培訓班發展到40多個,林國星賺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我連續辦了兩年的培訓班,最開心的是第一年我帶了8個學生去參加高考專業課考試,有4個人考上了。我想既然接手教他們就要對他們負責,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他們考上理想的大學。現在,可以不夸張地說,全省每個大學都有他培訓出來的學生。”說起這些,林國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創業歷經兩年的準備
2007年6月底,從農村走出來的林國星決定“干點兒什么”,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我學的是美術專業,所以打算自己創業,從開工作室干起。”談起創業初衷,林國星有他自己獨特的見解,“大學生畢業時已20多歲,那時進企業打拼,有可能到30多歲才能學到東西,浪費時間,還不如自己創業,雖然有風險,受的挫折會很多,但是積累的經驗多,更能鍛煉人。”就這樣,林國星帶著大學時積攢下來的3萬多資金,找到3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創業。
“大學生創業必須要能吃苦。跑工地、談價錢、選材料hellip;hellip;我們雇不起工人,所以大家只能身兼數職。”林國星說,最初他們為了節約成本,每個活都身兼設計師、業務員、工頭、搬運、保潔等數個職務。
“第一個活是給一套套房做裝修。”第一次跑工地,留給四人最深的印象就是興奮和對工地的陌生。在第一次“實戰”中,他們發現了自己的一大弱點,就是對施工工藝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只能不斷向工人師傅請教。“第一個活我們干得格外認真,每天都灰頭土臉的。”林國星回憶說,當時他們每天都到工地上看著施工,每天最后離開現場,走之前還要檢查總水閥、電閘有沒有關。
“這兩年大學生找工作難,創業以后我才感覺到,大學里學到的知識真的很管用。我們在給客戶搞設計時,一般都會融入人體工程學、形態語意等內容,這些是我們在大學里學到的東西,也是我們跟普通lsquo;街頭裝修隊rsquo;最大的不同。但是起初設計的方案,總是設計不到客戶的心里去。為掌握最新的設計潮流,滿足客戶需求,我們還閱讀了大量專業書籍。現在的設計方案在客戶那里基本上是一次就通過。”林國星說,“建議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創業的成功與否與長期積累、深思熟慮和善于抓住機遇有非常大的關系。大學生想創業就要早制定目標,早準備,越早接觸越好。大學里面有很多發展機會,善于抓住機會,善于挑戰自我,努力提升能力才是關鍵。我的創業也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歷經2年的準備。”
創業之初不要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
“我們做的基本都是住宅房。”林國星告訴記者,他們設計圖紙時,更注意突出實用性、舒適性,也盡量為客戶省錢。客戶很滿意,又把朋友的房子介紹給他們。他們現在很少做廣告宣傳,也不出去散發廣告,但因為有了大量“回頭客”,手上的活還是忙不完,經常需要加班完成,他們的工作室開始賺錢了。
2007年底,工作室的業務慢慢多起來,手頭上有了資金的4個人決心注冊個裝修公司。“政府有出臺對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我們4個人一拍即和。”就這樣,林國星的裝修公司正式開張了。
“我們公司由原來的5個員工發展到現在的9個員工,也有了設計部、客戶部、財務部等等,我們還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一切都系統起來。現在我們每個月最少能夠接手4、5單。”2年來,為了干好工程,林國星他們費盡了心力。裝修行業魚龍混雜,他聯系了很多供貨商,不斷尋找品質更好、價位更低的貨源。“客戶都喜歡互相參考。有一次,有個客戶來公司聯系業務,他說他是慕名而來的,他是看到我們公司給他的同幢住戶裝修的成果很喜歡,就找到這邊來了。”
“記得是公司成立7個月后,他們在一個小區剛裝修完的一家復式樓出現墻壁開裂。仔細追查,是天氣原因造成的。林國星認真跟客戶解釋,并幫忙補好墻壁。這件事情以后,林國星制訂了一項制度:對任何客戶負責到底。林國星說,我們跟大公司不一樣,靠的就是服務取勝。
“我接觸過不少大學生創業者,很多人創業心態不好,一心只想著掙錢,沒有考慮事業的發展。另外,對市場調查不準確,盲目創業,這是不少創業者失敗的重要原因。合作不足,缺乏團隊精神也會影響事業的持續發展。我覺得想創業的人不要有lsquo;一口吃成胖子rsquo;的想法,開始時可能不賺錢或少賺錢,都沒有關系,重要的是堅持下去,不斷調整經營思路,不斷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強。創業這兩年我們還是賺了一些錢的。”雖然沒透露具體數字,但林國星說,今年7月左右,他打算買一輛十幾二十萬元的小轎車。“我們還在積累階段,希望我們的公司有更高的未來。”林國星表示。 (時報記者 林海蘭 倪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