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村民踴躍捐款美化小學校園
日前,平海鎮岐下小學校門口圍墻上張貼著一張大“紅榜”。走近細瞧,上面密密麻麻公布著村民的捐款名單,這些村民分別是在岐下村的前黃、后黃、岐下、劉厝、西許和院道六個自然村。
據了解,平海鎮岐下小學是由一所小分校轉為完全獨立小學,地處莆田沿海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近年來,隨著農村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該校學生數量逐年遞增,去年在教室欠缺,辦學條件落后的情況下,由廣東籍愛國僑胞劉國烈先生捐助25000美元及政府下撥資金50萬元興建了一座800多平方米的新教學樓。
新教學樓落成了,但四周操場上還余留著許多零星碎石泥塊,睛天里沙土紙屑滿天飛,雨天里坑坑洼洼,泥濘不堪,小學生進出艱難,課間活動、體育活動根本無法進行。村民們目睹差勁的校園環境,憂心忡忡。可新建教學樓尚透支20余萬元,哪有錢鋪建校園大操場?有心思的老人們聚集在校園旁出謀獻策,終于達成了共識,議出了一個解決困難的好方案。教育事業乃造福子孫后代,他們決定發動各自然村村民齊心協力捐款,美化校園環境。于是村里黃仙全、胡玉表、陳文棟、黃元強、黃國章、王國興、黃洪高、胡鴻龍等10多位老人代表分頭奔走各自然村,挨家挨戶發動捐款獻資,村民們一呼百應,踴躍捐款,有1200元、1000元的,有800元、500元的,有300元、100元的,少至50元、10元的。
沒幾天功夫,6個自然村500多戶村民共捐款57000多元,村民們辦學熱情可謂空前高漲,在他們無私奉獻精神的感召下,岐下機磚廠捐出了2500元,連附近的溪邊村村民黃啟賢、葉少敏也自愿捐獻了幾百元,為校園建設添磚加瓦。
資金一來,水到渠成,熱心的老人們組織人員,不到兩個星期就把800多平方米的水泥大操場鋪建得平平坦坦。大操場鋪建完畢,結算資金尚余1萬多元,幾位老人又提議修建了校園花壇、沙池和兩個大校門hellip;hellip;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林國陽 林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