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激勵貧困學子
8月21日,秀嶼區慈善總會為該區30戶貧困戶、50名貧困學生和部分孤殘人員發放救助金。在頒發儀式上,市慈善總會會長郭亞元說,希望獲得救助金的學生,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份充滿愛心、善心和希望之心的資助,常懷感恩之心,把感動化為行動,用實際行動報答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報答慈善機構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關愛。受資助的學生紛紛表示一定要發奮圖強,學有所成,將來以專業知識和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方莉莉)
捐出香火錢建校路
秀嶼區東嶠鎮鐵爐小學,日前,一條長約150米,寬4米的校道順利完工。據悉,鐵爐小學校門口原是一條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灰層飛揚,雨天泥濘不堪,師生出入非常不方便。這牽動了鐵爐村董事會老人們的心,他們經過商議后,決定把平時宮廟收入1萬多元的香火錢節省下來,捐給村小學修建水泥路。村兩委拿出6000元予以支持。 (時報記者)
農家子女體驗經商
哆頭地帶是涵江的海產品出產地,在涵江一帶經營海產品的大多是哆頭人,而涵江區三江口鎮中學的學生大多來自哆頭這一帶。暑期開始之后,這一帶的學生或下海采海鮮,或幫家人賣海鮮,親身體驗“經商”的酸甜苦辣,以增長自己的見識,拓展自己的視野,學到了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八年(3)班李燕同學每天凌晨3點起床后與父母一同去灘涂上采牡蠣,早上8點到集市上賣海鮮,放假后幾乎每天都這樣。她與同學聊天時候感慨地說:“平時上學沒感受到父母的艱辛,這一回真實地體驗到下海的艱辛,今后要加倍努力學習,將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八年(5)班鄭敏同學則在涵江四十米路海鮮市場幫家人賣海鮮,差不多每天4點半起床,一直忙到上午10點左右。在幫忙中,他感受到家人的勤勞,體驗到“經商”的艱辛。 (黃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