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
春天,日暖風和,萬物爭輝,我不禁想起小時候養(yǎng)蠶的往事。
我讀小學的時候,特別喜歡養(yǎng)蠶。陽春三月里,從同學那里討來粘在紙上的褐色蠶卵,把蠶卵包裹在棉花里,捂在懷中。不幾日,蠶從卵里孵出來了,像螞蟻一樣小,黑黑的,緩緩蠕動。我找來空紙藥盒,墊上紙,在盒蓋上戳幾個洞,把蠶裝進去,就是蠶的家了。
蠶寶寶出世后,每天要吃桑葉。于是,放學后,我便跟同學滿世界去找桑樹。我們跑了不少地方,終于發(fā)現(xiàn)在離家兩里遠的村子里有戶人家門前有棵桑樹。那戶人家白天有人在家,我們不敢摘。等到晚上,利用夜色的掩護,我們偷偷跑去摘。
有一次,我們正在摘的時候,被從外面回來的一個老頭看到了:“是誰?”一聲大喝,嚇得我們轉(zhuǎn)身就跑。我不小心踩在一塊石頭上,把腳扭傷了。母親很生氣,把我一頓責罵,并揚言要把我的蠶丟掉。幸好表姐替我解了圍,那時她在工廠里上班,住在我家。表姐說,她廠里有一棵桑樹,她可以幫我摘桑葉。于是,每天下班后,表姐都會摘些嫩桑葉回來。母親從此以后沒再干涉我養(yǎng)蠶。
那時家里沒有冰箱,桑葉拿回來后,我把它放在水缸旁邊。蠶很干凈,長得也快,白白胖胖的,幾乎一天一個樣。我喜歡看蠶咀嚼桑葉的樣子,“沙沙”的響聲令我陶醉。
我養(yǎng)蠶只是覺得好玩,從沒想過養(yǎng)蠶有什么用,蠶結(jié)繭了就結(jié)繭了,也沒什么想頭。及至看了日本電影《啊,野麥嶺》,才知道蠶繭是可以繅絲織布做衣服的,這才對蠶刮目相看起來。只是繅絲廠的女工太苦了,我寧可人們不穿綾羅綢緞,也不愿女工和蠶們受到煎熬。
孩提時沒什么好玩的,養(yǎng)蠶是我堅持了較長的一件事。讀初中后隨著課程的增多,我不再養(yǎng)蠶了,但對蠶還是莫名地感到親切。
最近閑來無事,在網(wǎng)上看了蘇州繡娘鄒英姿繡的《翠·江南》。畫布上,用密密匝匝的純蠶絲線繡的雨點自天而降,晶瑩剔透,襯托著在春風中飛舞旋轉(zhuǎn)的綠盈盈的樹枝。江南的空靈、婉約撲面而來,我的思緒不禁又飄回到童年。那些為了養(yǎng)蠶操心忙碌的日子,現(xiàn)在都成了美好的回憶,也讓我對生命有了最真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