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祺相
田螺本在水里恬靜自由地生活著,并不會去侵犯誰,像一位隱士。可田螺肉嫩味美鮮香,多少吃貨垂涎欲滴地盯著呢!
小時候,聽到《田螺姑娘》的故事,雖也曾希望長大后能找一個像田螺姑娘一樣勤勞善良、知恩圖報的好媳婦,可怎么端詳田螺,都覺得它丑丑的,和美麗姑娘對不上號。
摸田螺是很容易的事,之所以用摸而不是捉和抓,是因為田螺跟魚蝦不一樣,只要看見它在那,伸手撿起毫不費力。摸田螺雖然容易,但要想多些收獲還是得動動腦筋。摸田螺最好的時候是在清明前后,那時候的水尚有些冷,有人手端簸箕網(wǎng),一路掃蕩,會收獲很多。而尋常人家想嘗嘗鮮的,就用竹竿綁了網(wǎng)籃,順著河邊往上拖,總能捉到不少。小時候,我連網(wǎng)籃都沒有,就用竹竿綁上鐵笊籬,也能撈到一些解解饞。
撈上來的田螺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帶殼炒,二是挑出田螺肉,這兩種方法口味不同,各有優(yōu)點。田螺一般要放在帶水的桶里擱兩天,讓它們吐盡泥沙和污物。帶殼炒的田螺,要先洗凈,再用鉗子夾掉田螺的尖尾,這樣油鹽以及各種作料的味道才能進得去,才能炒得透。炒田螺一般口味偏重,放點辣椒,吃起來才過癮。吃帶殼的田螺需要技術(shù),先用舌尖緊緊抵住田螺口,然后使勁一吸,就可以把田螺肉吸進嘴里,既好吃又有成就感。記得我七、八歲的時候還不會吸田螺,不是備根牙簽挑出來,就是由母親代勞,實是少了一份樂趣,寡淡得很。后來見鄰居一個三歲多的小孩,拿起田螺在嘴里嘬一下,然后一吸,接著把空螺殼一扔,很是瀟灑,看得我眼紅又汗顏。回去以后,我再不用母親或牙簽幫忙,苦練吸田螺技術(shù),很快掌握了訣竅,再吃起田螺來覺得美美的。
田螺肉最常見的做法是炒韭菜,春韭跟鮮美的田螺肉一炒,加些辣椒,淋上麻油,不管是當(dāng)下酒菜還是佐餐,皆十分適宜。
田螺肉還可以燒湯、燉雞蛋等,也都十分鮮美。清明田螺賽肥鵝,雖說有些夸張,但在給人們的味覺享受上,卻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