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勛
萬山若黛,萩溪似帶。萩蘆溪,毋庸諱言是哺育梧塘、萩蘆、江口子民的母親河。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1962年,位于梧塘的莆田七中乍到一位剛從福建師大畢業分配來的圖畫教師陳文奇,其奇行怪癖令人咋舌,雷雨天他只穿條三角褲在院內拼命跳繩、淋雨鍛煉,每天晨光熹微時,他已投入萩水的懷抱,在七中旁的“西莊潭”游泳,一年四季風雨不誤。在當時“三忠于”熱潮中,他把物理學的點光源放大技術與上海月份牌畫鼻祖杭穉英創立的艷麗暖調色彩有機結合,畫出的巨幅(最高有二層樓高、五米寬)毛主席畫像逼真、鮮艷、俊美,引人入勝,引起轟動,求畫者紛至沓來。鑒于陳老師的超人之籌,公社辦公室主任宗炎要陳老師從七中學生中培養學徒,公社提供油畫顏料,另備一小缸凍豬油、幾十斤媽祖面、一堆包菜球,作為大家畫到晚十點后的點心。當時學徒有八人,我是最笨的一個。受陳老師的影響,我們堅信馬克思的名言:在科學的入口處,來不得半點的猶豫。于是,大家都毫不猶豫地跳入萩水的懷抱,冬泳足跡遍及西莊潭、后洋、太白莊宮前溝hellip;hellip;陳老師每天都精神抖擻,除了早泳(有時心血來潮,半夜也去游一圈)、畫像,還大量收集毛主席在各時期的圖片,花大量時間對資料類比、深思,殫精竭慮,睡眠時間不足五小時。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血汗灌開藝術花,他帶領的團隊不僅出色完成梧塘公社交通要道墳天池、梧塘橋頭兩大堵雙面四幅、風靡全市的毛主席像創作,而且還支援周邊單位。期間,陳老師分文不取,連贈送的熱水瓶都回絕拒收。記得只收了海軍雷達站一小桶可以用來洗油畫筆的汽油,放在梧塘戲院售票房。智臻成就,輝映人生,陳老師成了當時梧塘家喻戶曉、遐邇聞名的奇人——莆田鮮有的畫毛主席像大師。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當學校復課時,每天睡眠不足三分之一時間的陳老師,犯了一種奇怪的精神病,他每天必須服安眠藥方可入睡,最后無藥可治,臉浮腫,人癡呆,徹夜漫步在田間原野,沿萩水流淌的方向,莫名其妙地去尋找、點數橋梁,家人經常三更半夜追尋不及。七中照顧他,便讓他在印刷室刻蠟紙。每逢假日,時在梧小任民辦教師的我,就會邀約陳老師結伴帶上午飯菜(腌菜、臭豆腐、楊梅、咸帶魚)沿他最喜歡的萩蘆溪寫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長途的野外寫生(遇上大熱天我們還會在溪水中泡個澡),竟使他病情好轉、藥量遞減。征得他家屬同意后,我慫恿他帶病給各單位繪畫。那時,我們畫的像每幅收20元(當時大學畢業生月工資48.5元),木框、繃框白龍頭布、半斤熟桐油由各單位負責。憑借陳老師的大師聲譽,我們利用周末,完成了梧塘及周邊近20個單位的畫像任務。每幅一天即可完工,我們嘗到了市場經濟的甜頭。在萩蘆溪末端寫生途中,浸泡在湍急溪流中的他喟然長嘆:“我的腳似乎因畫和走路更有力了!”
萩蘆佳麗地,深固嶙峋石。仰望藍天,遠眺對面的“大河山”(最高山),擊水聆聽老師的肺腑之言,見仁見智,喜聞樂見老師精神的突圍與刷新。
時光匆匆,又是半個世紀過去。如今的萩水下游污染有加,當年的冬泳勝地已不復存在,我多么想手中有個潘多拉寶盒,呼喚夢戀中的萩水重煥生機,天藍水綠,山明水秀,讓靈動水韻扮美咱可愛的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