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平
又到一年開學的日子。今天,妻子下班時給女兒捎回了一個精致的米奇書包,看著歡蹦亂跳的小女兒,不由得勾起了我那一段關于書包的往事。
我的童年時光是在一個小村莊里度過的。同許多鄉下的孩子一樣,我也有著一個泥土般樸實的愿望,那就是能背上個像樣點兒的書包去上學。轉眼便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幾乎每天都要跑到村頭的供銷合作社,去望一眼柜臺里的書包。那實在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軍黃色的帆布書包,但在年幼的我的眼里卻是充滿了渴望。
書包標價2元,而2元錢當時卻足夠全家人一個月油鹽醬醋的開銷了。我知道母親是絕不會輕易買下它的,因此,我只能眼巴巴地隔著櫥窗的玻璃遠遠地望著。此后的日子里,我天天盼望著開學,可令我失望的是直到開學的前一天,我的書包仍沒有著落。
記得那天我是帶著十二分的委屈入睡的。一覺醒來,迷蒙中我發現昏黃的煤油燈正映照著母親瘦弱的身影,她不時地把手伸入發間蹭上幾下,仿佛還在縫補著什么。我悄悄走近,不由得為眼前看到的一幕而驚呼了起來: 書包! 一個紅色的帶有花邊的書包,比柜臺里的那個還漂亮!我興奮得再也無法入睡。第二天還沒等到天亮,我便已背著母親親手縫制的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去了。
隨著我慢慢長大,那個書包也在歲月的流逝中失去了蹤影,漸漸地就有些淡忘了。然而,多年后的一天,父親卻在一次閑聊中偶然間又談及了那個書包,他告訴我說那還是母親用她當年的嫁衣改的。那一刻,我心頭一顫,真沒想到,我入學的第一天背著的竟然是母親割舍下的那份濃濃的溫情。
而今,我早已遠離了書包,然而每每憶起心中的那個書包卻總是倍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