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信
金龜子是一種很奇特的昆蟲。童年歲月中,有很多細節都和它有關。
故鄉的山脈怪石嶙峋,山勢奇絕。隱約中,我記得大人第一次帶我上山的情景。“那是什么昆蟲?身上能發出綠色的光澤!”在一棵龍眼樹上,我們看到數只紅腳綠背的昆蟲,便齊聲高呼著。這昆蟲的整個背,是清一色的綠,像披上一片樹葉,又像穿上一件小棉襖。大人見我們大驚小怪的,笑道,這僅僅是一只“金菇”而已。他們所說的“金菇”,就是眼前的金龜子。這是一種農業上的害蟲,危害植物的葉、花、芽及果實等地上部分。
陽春三月,艷陽高照,南方的龍眼開花了。滿樹的龍眼花總會招來一群金龜子。那時,為了對付金龜子,社員可謂是勞師動眾,想盡了一切辦法。社員背著噴霧器,站在竹梯上,自下而上地往樹葉上噴灑農藥。社員左手搖動,壓縮空氣,右手握住細管,噴霧器里的藥水經噴嘴后,變成霧狀,均勻地噴射到樹葉上。社員背上的噴霧器,里頭裝著四、五十斤重的藥水,他們戰戰兢兢地站在竹梯上,那霧狀的藥水也飄落在他們的身上,渾身濕漉漉的。難聞的藥水味道差點讓社員窒息,他們費盡心思,把藥粉裝在一只小布袋中,再將小布袋掛在竹竿末梢。就這樣,社員站在樹下,繞著龍眼樹轉圈,他們兩只握著竹竿的手有節奏地抖動著,藥粉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正如風卷殘云,落花流水一樣,藥水噴,藥粉撒,不啻立竿見影,樹上的金龜子挨不到黃昏,一只只嗚呼哀哉,紛紛墜落,滿地都是。
我從樹下撿起一只縮成一團的金龜子,往空中一扔。“啪”的一聲,金龜子掉落在地上。我重新撿起那只金龜子,往天上又是一扔。令我瞠目結舌的是,金龜子在往下掉的過程中,張開翅膀,遠走高飛了!我只以為,樹上的藥粉足夠讓它們嗚呼哀哉了!這是金龜子自導自演的一出苦肉計。苦楝樹上的金蟬用脫殼之計得以逃脫,而龍眼樹上的金龜子,它們竟然假裝死亡,逃過一劫,騙取它的敵人——社員們的高度信任,等到風平浪靜了,它們借機行事,又飛上樹,在樹梢上推濤作浪,一如繼往地破壞果花。金龜子確實是昆蟲中非常狡猾的一種!
自從第一次上山后,每當大人要上山砍柴、種田什么的,我們都吵著要跟著去。有一天,我們跟著大人來到寺廟收割鐵芒萁。寺廟在大山的深處,不遠處有一個深溝。從大人的嘴中,我們對這個深溝有了粗略了解:這兒,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社員曾經多次在這發現野豬的蹤跡。反正,在大人的心目中,這個野山溝就是龍潭虎穴的境地!山上的野果和野花很多,有一種外形像紅豆的野果,甜甜的,我們小孩都喜歡吃。還有一種外形非常像草莓,這種果實是掛在山野叢生的帶刺小灌木上。“刺紅”,這是社員對這種果實的稱呼。這種稱呼相當貼切,因為,我們在采摘“刺紅”中,常常被荊棘劃破了手臂什么的。大人說,“刺紅”是留給老蛇吃的,老蛇就呆在附近,守著“刺紅”呢!我們以為這是大人哄小孩的話,豈知,在采摘“刺紅”中,我們千真萬確地看到了一條小青蛇,正順著樹枝慢慢地爬行著。青蛇和樹葉的顏色相差無幾,要不是大人之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場災難也就發生了,真是萬分僥幸。驚愕不已的我們恨不得逃之夭夭了!我們本想在山上尋找金龜子的身影,但這個計劃落空了。大人正在成片成片地收割鐵芒萁,我們剛才也受到了突如其來的刺激,就不敢多在寺廟這帶呆著。“老蛇會尾追而來的!”大人以前說過的話,這會變幻成一個可怕的鏡頭,在我們的腦海中盤旋著。我們也沒跟大人言語一聲,就結伴往山下走hellip;hellip;
來到溪邊后,我們小心翼翼地過石碇,石墩起碼有五、六十個,高出溪面半米,白華華的溪水緩緩地流過石墩。過了石墩,我們跳進一低凹地,采了幾朵花,把花蕊和花梗去掉,只剩下花托。我們用一根稻草將花托穿透,而后把花托放在泉水下落之處。在水流的沖擊下,花托開始轉動了,一圈,兩圈,三圈hellip;hellip;這情景,和村里的水車如出一轍。
聽說,社員以前利用水車,沖擊葉輪轉動,從而帶動石磨,完成碾米和磨粉。只可惜,我們沒能看到這個鏡頭。
此時,我們早已將捉金龜子的那份心情忘得精光,站在水中,樂不可支,盡情地玩著手中的“水車”。正當我們忘情地轉“水車”時,遠遠地,我們聽到大人急切的叫喊。當急巴巴的大人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他們一副急赤白臉的樣子。在山上時,我們不辭而別,真似失林飛鳥,漏網游魚,結果害苦了大人,幾個小孩一下子不見人影,一種可怕的念頭頓時在他們的腦海中閃現:小孩掉進了寺廟附近的深溝?還是碰到野豬遭遇不測?無從推測的他們寒心酸鼻,一路失魂落魄地喊著,一路急如星火地找著。當他們找到我們時,不禁嚎啕大哭。繼而,松心了許多的他們,發現我們一個個水淋淋的,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疾言厲色,痛打了我們一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