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亮
隨著私家車的普及,“車貼”受到許多年輕車主的追捧,以此彰顯個性。這些車貼有的搞笑,有的荒誕,就如同“文化衫”一樣迅速風靡,“車尾文化”也應運而生了。
回顧車貼的歷史,最初源于新手在車尾張貼的實習標志,比如:“新手上路,請多關照”等,這一類比較實用,中規中矩,讓人一目了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車貼五花八門,將幽默進行到底,語不驚人死不休!讓人在揣摩其內涵的同時,也能莞爾一笑,如:“別吻我,我怕羞!”——“羞”與“修”同音,一語雙關。曾聽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新手第一次開著新買的車上路就被追尾了,好在損傷不大,不過新手卻大怒,伸手向肇事者索要兩千塊錢。肇事者覺得冤:“這點小傷頂多五百,你怎么要兩千?”新手答道:“看見我這車貼了嗎?這可是它的初吻啊,當然很貴啦!”
調侃意味更濃厚也不勝枚舉:“擅長急剎,酷愛熄火”,“女司機+磨合期+頭一次=女魔頭”,“想大修,沒錢,機會等待中”hellip;hellip;又如“駕校除名,自學成才”,言外之意是哥們我技術不行,您最好悠著點!車貼還時常緊跟時代步伐,絲毫不落伍,比如當“寂寞”一詞盛行時,“哥開的不是車,是寂寞”就被貼到了車上;小沈陽火了的時候,“俺不差錢,差的是安全”也很受歡迎。
個性化的車貼語言,大多能給出門在外的我們帶來歡笑。等紅燈的時候,塞車的時候,開賭氣車的時候,或雨天冷不丁嘩地被濺了一身泥的時候,別惱,風趣幽默的車貼能消火解悶,讓大家一笑泯恩仇。有一次我在駕車過路口時,前車速度非常慢,等了兩次綠燈也沒能通過。剛想發怒,忽然看見前車后擋風玻璃上貼著“二擋以上不敢掛,熟練中”的車貼,我忍不住就笑了。既然人家二擋以上都不敢掛,還是個新手,作為老司機就謙讓一下吧。
車貼,通過幽默的方式,使車主在城市擁堵的道路上和相對壓抑的環境中保持平和的心態,也給予私家車主充分張揚個性的空間。不過,在追求個性的同時,更要注意行車安全,萬不可將車貼貼在車后窗的玻璃上,否則就會擋住前方后視鏡,同時更不能遮擋住車牌照,否則交警給你開罰單的日子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