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日
鄉下無電,一入黑便看不清道路和行人,那時的鄉村屬于村口和樹下,除了搖曳的燈燭,就是池塘邊那些星星點點點亮夏夜的螢火蟲了。現在回憶起來,故鄉的螢火蟲就是鄉下會飛的詩,有濃濃的鄉情,有歡樂的童趣。
兒時的鄉村夏夜是靜謐的,村子里的人們坐在村口納涼,說著笑著,全然沒有了白天勞作的辛苦,而村莊周圍,螢火蟲閃耀著,無拘無束上下飛舞,猶如天上的星星,如夢如幻。
螢火蟲看得入迷,捉螢火蟲更是我們的游戲和樂趣。開始,我們只是用手抓,一不小心,蟲兒瞬間會從指縫溜走,歡喜頓成一場空;可下手重了,它又非死即傷,一夜下來,捉住的螢火蟲極少。后來,比我們大點的幸福發明了捉螢火蟲的專用工具,那些小精靈才難逃厄運。我們找來一條長長的柳枝,扎成圓圈,在一根竹竿上綁好,然后,到樹林里用圓圈纏繞上蜘蛛網,可想而知,那些小小的飛蟲怎么抵得住這樣的天羅地網。
我們先追著螢火蟲用蜘蛛網網,網多了再一只只小心地摘下來,那時的螢火蟲真多,遠遠看去,我們舉著的簡直就是一個閃亮的圓,每晚,我們都會捉很多。摘下來的螢火蟲被一只只放進玻璃瓶子里,那個好看啊,真的無法形容。
最可氣的是燕林,他算得上我們村子里最淘氣的孩子,玩累了的時候,他會把螢火蟲從瓶子里一只只倒出來,之后,用腳踩著螢火蟲使勁往后一拉,那些可憐的精靈便粉身碎骨,留下一道長長的熒光。我覺得他有些殘忍,有好幾次都和他打了起來。在我看來,那亮著的熒光,就是螢火蟲的心hellip;hellip;
村里的劉代表,很有學問,他常常會和我們一起玩捉螢火蟲的游戲。一次,他拿著我們捉的螢火蟲,給我們講了車胤借光讀書的故事,依稀記得大致內容,說晉朝有個叫車胤的人,為了省點燈的油錢,把螢火蟲放進多孔的囊內,利用螢火蟲的光來看書,后來考取了功名。這個故事著實對我們鼓舞很大,可山野的孩子渾身都是野性,模仿古人,只堅持了一會兒,又把夢想都放在閃爍的螢火蟲身上了。
如今,隨著農村城鎮化的步伐加快,螢火蟲也越來越少,很難覓得蹤影,而孩提時點亮鄉村夏夜,點亮兒時童趣的螢火蟲依然在心底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