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艷
在農村里,人們對插秧是非常重視的。一年中莊稼收成的好壞,插秧的及時與重視,是一個家庭中勞動的重點。到了插秧季節,不管天氣好壞,也不管你的身體或家庭狀況有多大困難,一定得把秧苗插到田里去。
記得20多年前我家插秧,請了很多親友鄰居過來幫忙,少說也有十多人下田,真的是非常火熱。那時家中田畝多,插秧的那一天就需要很多勞動力,有的犁田耙田,有的給農田施肥hellip;hellip;
我最早體驗插秧的辛苦當屬三年級那年“雙搶”。因季節逼人,家人讓我到田里幫忙插秧。剛接觸新事物時,我還很興奮。可下田插了一會,就有些撐不住了。尤其是那腰疼欲斷,背酸腿疼,這才領會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真諦。臨出門時,母親還吩咐我要穿長袖衣服,戴好草帽。因當時是烈日當空,天氣異常酷熱。可雙腿站立田里,卻又是清涼陣陣,因此,總覺得長衣和草帽有些礙事。為了自在,我將衣帽除去,只穿短衣赤膊插秧。到了夜晚,感覺手臂和面部有些灼熱,又癢又痛極不舒服,幾乎連毛巾都碰不得。熬了兩、三天后,痛感漸漸消失,卻發現手臂上有層薄薄的皮,后來一片一片地自動脫下。難怪莊稼人常說:“雙搶要脫三層皮”,那情景至今記憶猶新。
插秧和寫字是一回事,被“標秧”隔出的一畦畦等距離的空間就像預先打在白紙上的格子,那是書寫的參照。和寫字一樣,插秧是要退著來的,也需要掌握恰當的力度和方向。秧苗入土不能太深,否則長勢緩慢影響發育;更不能太淺,否則不安分的秧苗會浮出水面,還得補插。插秧最講究的是整齊端正、橫豎有形,一棵棵秧苗插進泥里,應該像出操列隊的士兵一樣,個頭等高,行列清晰,這樣的行列有利于秧苗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加順暢呼吸。另外,一個秧把栽多大面積,心里要有譜,栽秧時不能在田里來回走動,否則留下一個個深的腳窩,影響秧田的平整。有經驗的秧農會一邊退步插秧,一邊用手將自己的腳印抹平,這樣秧苗才能立得穩,長得正。
“手執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我們的祖祖輩輩,就是這樣辛苦勞作地將生活延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