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武
又是一年高考時。打開報紙,有關高考的關聯詞撲面而來:沖刺、營養餐、高考鐘點房、送考hellip;hellip;而在這其中,相信“送考”更能牽動每個愛子心切家長敏感的神經。
我想起了四年前給女兒送考的情景。那幾天,早早地打探考場周圍環境,盤算好出發的時間,考試時必帶用品檢查了再檢查,眼鏡、專用鉛筆、準考證、瓶裝水,就好像勇士出征。
為了不耽擱她一生的大事,我放下手上繁雜的業務,為此唯大。我還叫開出租車的內弟待令,隨叫隨走,把車內空調開得足足的,妻子準備了各種女兒愛吃的水果,出租車成了她的臨時休息室。
兩天的考試,我們的弦繃得比女兒還要緊。像考場外成百上千的家長一樣,心情復雜地目送孩子進入考場。倒是那一刻,女兒顯得比平常放松,一個調皮的眼神,一句“相信我能成功”的玩笑話讓我的心情釋然了許多。考生在里面奮筆答題,家長在外引頸張望。雖然素不相識,家長們此時心隨著一個節拍在跳動,興奮地談論著與高考有關的話題,以至于憧憬起孩子的未來,希望他們順利就業,有理想的工作。
每場考試結束鈴聲一響,散落在各處的家長像聽到了“集結號”,考點門前頓時匯集成洶涌的人浪。考生出來時表情各異,輕松,沮喪,擔憂或焦慮。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家長的鼓勵。女兒始終懷著一顆平常心,強項得勢,弱項超常發揮。對可能的丟分我沒有埋怨,過去的事就忘記掉。最后算總分,估計能上“二本”,這是我們也是她自己預先定好的目標。最終她拿到了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們的送考使命才告一段落。
而在二十年前的那個夏季,時逢我參加高考,考場設在公社中學里。母親專門趕來,說是送考,實際上就說了要發揮好,不要太勞累,注意休息等話語。臨上班車前,她塞給我十幾塊錢,叫我買東西補充營養hellip;hellip;這些情景讓同考的知青無比羨慕。可能是母愛給我發力,全公社一百多名考生中,就我發揮得最好,上了省城的大學。
不同時期的送考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唯一不變的是,家長對子女的那份牽掛,那份摯愛,那份希冀。它化成涓涓細流,滋潤著孩子的心靈,定格成他們瞬間的美好回憶,也給他們以后人生旅程中增添了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