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明信
庫房是一個生產隊的心臟。因為白天社員們都出工了,庫房的大門多是在晚上打開的。一到晚上,大人小孩都不約而同地來到庫房,有事的社員談事,沒事的社員聊天,哪怕小坐一會,歇一歇也好。庫房的墻壁上掛著個廣播機,這個廣播機比社員家里頭的要好,外面還有一個木框。廣播機的播音結束時,工分也登記好了,社員們就散伙回家。當時,村里流傳著這樣的一串順口溜:日出上山一把刀,日落下山一肩挑。廣播結束就睡覺,三更半夜聽狗叫。當然,也有例外的,那就是碰上生產隊晚上集體加餐。這天下午,生產隊門前的磚地搭了一個結實的架子,當一頭肥豬的脖子被繩子套住后,早已在一旁等候的男社員快速沖上來,四個人抓住豬的腳,兩個人揪住豬的耳朵,六個人合力把豬往架上抬。其他的社員也上來,幫忙捆繩子。不料,架上的豬除了一陣陣嚎叫外,它并沒有就范,專橫暴戾的它垂死掙扎著,兩只后腳猛踢出去,這一踢正好踢上按它的社員胳膊上,那個男社員躲閃不及,痛不欲生的他一邊用腳跺地,一邊罵著豬。而這頭孤注一擲的豬也從木架上滾落下來。這還了得,社員重新把豬抬上架,并牢牢地綁住了它。架上的豬到了這個時刻還吹胡子瞪眼睛,很快,隨著刀光一閃,它的反抗才停息下來了。磚地上圍滿了人,生產隊加餐這可是一件激蕩人心的大事!在那個年代,社員們用松針燒飯,用醬油泡飯吃,一年也就年底領到了幾斤肉票,這幾斤煮熟的咸肉,從除夕夜開始吃,一直吃到元宵節。今日生產隊自個兒宰豬,這個近似于奢侈的排場,恐怕沒有幾個人經歷過,難怪磚地上是黑壓壓的人群,人們心花怒放,心馳神往,一大堆團圓臉、大眼睛的小孩推推搡搡地擁向了木架。這場面一點也不比正月初一遜色,大家仿佛沉醉在節日的歡樂里。
宰豬期間,社員把庫房里的兩口大鍋搬了出來。大鍋沾滿了灰塵,許是好久沒有用上的。庫房前有兩個用紅磚新壘的簡易灶。庫房的最里面堆放著好多干燥的木柴,社員常常用來烤竹片制作扁擔,烤石榴樹干制作犁鏵,而這個時候正好用上。庫房里的廣播機開始播音了,而兩大鍋肉飯也好了,香噴噴的。一大堆小孩站在豐盛的肉飯前早已垂涎三尺,分外眼紅。隊長平日嚴厲有加,而此刻卻是慈眉善目、古道熱腸的神情,看到小孩嘴饞想吃的樣子,就高聲說道:“快了,快了,大家都有的吃!”他點燃了三炷香,面朝庫房叩拜起來。他這是在叩拜灶王爺,一片虔心躍然紙上。之后,大人小孩都爭相過來盛飯,庫房里外一派祥和的氣象。這天晚上,廣播機早已結束播音了,但社員們依然沒有離開庫房。隊長喜眉笑眼,一頓飯吃掉一頭豬,這是一件其他二十來個生產隊想都不敢想的奢侈事,他這當隊長的臉上自然有光。趁大伙在說話這當兒,隊長叫會計和出納把煤油燈提過來,三個人蹲在地上,隊長切肉,會計稱肉,出納分肉,將剩余的肉平分到各家各戶。最后,還有一點碎肉,隊長說,不用再分了,就給那兩個懷孕的社員吧,人家挺著大肚子出工,賺到一點工分也不容易。隊長如此一說,女社員們都大笑起來,說,隊長,就你最疼大肚子的!以后我們懷孕時,你也要宰頭肥豬!“你生個九斤的娃,我就宰頭牛給你做月子!”隊長應了一聲。
在社員們的心中,庫房仿佛就是一個固若金湯的城堡。而接下來,卻發生了兩件意外的事。一件是庫房被倒下來的苦楝樹砸中,屋脊坍塌了。庫房后面的那幾棵苦楝樹長得非常快,隊長曾經提議,得將它們砍掉,否則,臺風或暴雨來了有后患。他的這個提議遭到社員的強烈反對,他們擔心這樣做,夏季室內就找不到陰涼。這么多社員連聲否定,隊長煢煢孑立,得不到附和,只好作罷。“你們敢拍胸膛,我就放心了!”隊長又補充了一句。正當社員們因持續的干旱而愁眉鎖眼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來了,社員們心里的愁悶也一掃而光。然而,社員的開心漸漸演繹成一種可怕的憂心。暴風驟雨從早上天一亮就開始,一直下到下午,這雨摧枯拉朽一般,將村里的堤堰沖個精光,田野變成了一片水澤。這一幕躲讓不了,社員們憂心如焚,生產隊隊長神情憂郁,對著天沉吟著:“老天爺,我們都吃飽了。求你別再下了!”大雨滂沱,隊長此刻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庫房,庫房的安危關乎整個生產隊的生計。他不顧社員的勸阻,草草地穿上一件蓑衣,上庫房去了。眼前的景象令隊長驚悚:那棵最高大的苦楝樹倒向庫房,將屋脊砸壞了一大段。幸好脊檁沒有被砸中,而一大片椽子卻被壓得鼻塌嘴歪!隊長一邊奔跑,一邊喊叫,力圖挽救危在旦夕的庫房。集體厝的社員聞聲都懷著惶恐不安的心情,奔走相告,急急往庫房聚攏來。庫房的場面令社員呆若木雞,多少年了,無論是刮大風,還是下大雨,庫房都相安無事,一路走過來,而今天,那棵曾經給社員帶來涼爽的苦楝樹,卻罪大惡極,讓生產隊蒙受了一個莫大的屈辱。鄉村的暴雨是大張聲勢的,社員來不及抱怨苦楝樹,就投入到搶險當中,有的上房鋪瓦壟,有的把濕漉漉的糧食扒出來。“吃一塹,長一智”,屋脊崩裂后,隊長心有余悸,便再次提出砍苦楝樹的事。他環顧四座,心中也在琢磨著:社員都吃了一回暗虧,這一來,自己的提議該會全票通過吧。隊長萬萬沒有料到,心如鐵石的社員會再次斬釘截鐵地否定了自己的主張,就連隊長的兒子也跟他唱反調!兒子的話著實讓隊長驚訝,他便靜靜地蹲靠在墻壁上,低著頭,不吱聲。而這會,他的兒子又站出來反戈一擊:“這一排苦楝樹,是老隊長蓋庫房時親手栽下的。他都說了,這可是庫房的靠山和保護神,你下得了手嗎?”隊長聽了這句話愣住了,庫房里的社員卻忍俊不禁,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老隊長就是現任隊長的父親!“就是我不計較,你也不能這么沒大沒小的!盡說這沒邊兒的話。”隊長這話還沒說完,自己也被大伙逗笑了。苦楝樹最終被保留下來,社員還在樹下填了好多黃壤,并用石條砌起來,供大家乘涼時坐的。
幾年后,庫房里拉上了電線。拉電線的那天,隊長萌生一個想法:隔壁生產隊曾經發生庫房失盜的事,有了電燈,何不安排社員晚上來庫房值勤?他的這個主意在社員中得以全票通過。此后,每個晚上都有兩個男社員來庫房值勤,值一夜勤,記三分工分。
在那個年代里,社員們一起勞作,一起分口糧,一起吃一鍋飯,一起在庫房里閑聊,這和睦融洽的氣氛,總是在提醒人們:一個生產隊就是一個家庭。而庫房,就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個客廳,這一路走來,客廳里有說有笑,有苦有甜,凝聚著社員們一種很深的情結。庫房的后面的那幾棵苦楝樹,樹梢都高過了庫房,樹影婆娑,夜晚分外幽靜,所以,庫房的夏季蔭涼得很。寒冷的北風刮過來了,社員們又圍在火盆前烤火,庫房的冬季暖和得很。庫房,讓社員深深地感到集體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