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利平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們家生活條件稍有改善。快過年了,全家人一合計,決定買臺收音機。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這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全家人為此討論斟酌了好幾天。
直到大年三十下午,年夜飯都準備得差不多了,爸爸與媽媽在房里嘀咕了好久,才手握鈔票出來,滿面紅光地對我們一揮手,將軍似的發出號令,走,去百貨商店。
我興沖沖地跟著爸爸來到鎮上惟一的一家百貨商店,店員正在店門口貼春聯,準備關門回去過年了。我們來到電器柜臺,里面陳放著幾臺收音機和一些簡單的電器,收音機有“東方紅”、“衛星”、“東風”等不同品牌,價格差別也很大,爸爸反復權衡,最后拍板買了十八元一臺的東風牌收音機。這臺收音機外型比課本稍大,上面就兩個旋鈕,一個是調臺的,一個是調音量的,有一根可以伸縮的天線,電源用的是兩節大號電池。
回到家中,爸爸將收音機小心翼翼地放到客廳正中的八仙桌上。我和哥哥姐姐圍上前,但爸爸緊緊護住收音機,誰也不讓碰,只由他親自調試:裝電池、抽天線、調頻、調音,卻只有發出陣陣沙沙的雜音,急得爸爸把天線一會兒對東,一會兒對西,卻依然發不出清晰的聲音。還是姐姐想出了辦法,她摟著收音機,站到大門口調試,果然就收到了臺,是一位女播音員在播報新聞,我們一陣歡呼,聽到小匣子里居然有人說話,不管內容如何,已是覺得很新奇了。
姐姐摟著收音機慢慢往屋內退,測量著信號,最后,確定只有在距大門一米開外的地方才能收到信號,再往內雜音就大了。為了聽收音機,我們把八仙桌移到大門口,弄得只能開半扇大門。
外面的鞭炮聲漸濃時,我們家的年夜飯也開始了。一家人就坐在大門旁,邊聽收音機邊吃飯,因為有了收音機,我們覺得這個除夕之夜熱鬧了許多,伴著收音機里的喜慶聲音,大家說了許多吉祥祝福的話,都覺出了生活的美好。
吃過年夜飯,一家人繼續圍著收音機聽節目,并不時發出感嘆和歡叫聲。過了凌晨,爸爸媽媽去睡了,我們兄妹三人仍然圍在收音機旁,聽得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中大年初一的鞭炮都響起了。
那是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個除夕,一臺小小的收音機,在那一夜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