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勝發
上世紀八十年代,父親在村里的小學教書。父親每個月四十塊錢的教書費再加上母親平時種菜,讓原本有些艱難的家境一下子好了許多。
父親說他生來就是個教書的料。父親的話確實不假。幾年下來,父親就成了學校里數一數二的好老師,父親上課幽默而風趣,每次我從他教室門口經過,一陣歡樂的笑聲總會傳進我耳朵里。
大概是父親很受學生歡迎的緣故,那時每年的教師節,父親總會收到一大批學生寄來的卡片。
幼時的我每每看見父親手里的那一沓卡片,就會好奇地一張張拿來看,看上面寫的寄語,然后一句句讀給父親聽。父親像是為了教我認字,總在一旁認真聽取著。
后來,隨著我年齡的增長,在眾多的賀卡里,我看見一張賀卡字跡顯得很端正,話語間也顯得很深情。這個賀卡的主人稱父親為恩師。在隨后的許多年里,每到這年的教師節,我總會看見他給父親寄來的教師節禮物,有時是一張賀卡,有時會是一只鋼筆,有時也會是一張精美的海報。
上初一那年,父親收到一瓶好酒。我一問,才知道是他寄來的,在夾著的信里,我知道他已上大三了,這是他勤工儉學為父親買的一瓶酒。
我問父親,這個學生怎么對你這么好。父親卻不吭聲,只朝我一笑。從母親那里,我才知道父親資助這個學生讀完了三年的初中。中考那年,因成績優異,學校減免了他的學費。
我師范大學畢業那年夏天,參加了教師招聘考試,最后卻因幾分之差沒被縣里的那所唯一的省重點中學錄用。母親讓父親去說情,后來我才知道父親曾經幫助的這個學生已是這個學校的教導處主任。父親看了母親一眼,搖頭說不行,不能這樣做。
最后我進了一所普通中學教書,兩年后,我考取了省外一所大學的研究生。許多年后的今天,已為人師的我漸漸理解了父親當年搖頭的初衷。父親是想讓那份純真的師生情永遠保持那份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