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谷
不知什么時候,他被人耍來一張百元假幣,身為工薪階層的他,自然有點心疼。打算找個機會,把它用出去。
適逢這天有閑暇,他把它帶出去。走出小區時,一位婦女向他吆喝:“年輕人,買斤鵪鶉蛋吧?”
鵪鶉蛋?還真沒吃過。他定睛一看,是位中年偏老的婦女,在街頭擺攤,衣著簡樸,地上放著兩籃鵪鶉蛋,還有一根竹扁擔,一看就知是從郊區農村來的。
“你家辦鵪鶉場?”他走近,問。
“不。自家養了幾只。吃剩飯剩菜的,沒吃過飼料。由于吃不完,就把蛋挑來城里了hellip;hellip;”
他不由動了心,想趨此把那張假幣用出去。在一番討價還價后,他開始挑蛋了。中年婦女一邊撐著塑料袋,一邊熱情地介紹怎樣炒、怎樣煮好吃。
“這鵪鶉蛋,比鴨蛋雞蛋好,特別對老人滋補得很呢!”
“是啊,我就是給我爸買的,他現在年老身弱,的確需要滋補。”其實他只是隨便說說,父母還在農村哩!
“真孝順!難得,難得!”中年婦女贊道。
“你父母會不會剛從農村來?像我,兒子在省城,一直要我到他那兒住,可我哪能呆得住啊!又回來了,不想去了。兒子沒法子,只好經常打電話回來,問這問那,每次電話都通很長時間。我都心疼電話費了!”她絮絮叨叨地。他的心被刺了一下,好久沒打電話回家了。他心慌意亂地把袋子遞給她一稱:三斤。他掏出那張假幣給她后,提袋便走。“喂,小伙子!你回來!”走出沒幾步,中年婦女便大聲喊道。
難道她識破了錢是假的?他心里蹦蹦直跳。他想裝作沒聽見,快步離開,但畢竟心虛,猶豫了半晌,還是提蛋回來了,做好挨罵的準備。
“看我,光顧跟你說話,把找錢的事都忘了。”中年婦女滿臉歉意地說。他的臉紅到耳根,還好她沒注意到。接著,她從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布制小袋:里面是些五元、一元及零零碎碎的小票。他的心被揪住了,他突然想起了奶奶:讀小學時,有天,學校要學生交書錢。當時他父母在外打工,他只好向奶奶要。奶奶嘟嚷一會后,還是掏錢給他。當時奶奶裝錢的小袋是布制的,和她何等相似!而里面的錢,也是零零碎碎的小票!
這都是鄉下人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奶奶生前,生活多艱辛啊!他的眼淚流下來了,而面前這位大娘,和先祖母以及在家的父母一樣,賺點錢真不容易,而我竟然還想用假幣坑她hellip;hellip;良知被喚醒了,他的內心,更為慌亂不堪。他的目光轉向那滲著霜花的發絲,說:“大娘,別找了,您把那張百元錢還給我,我給您零錢。好嗎?”
“那太好了,”大娘笑著說,“你看,我這兒全是碎錢,點起來難啊!”說著遞回了假幣。
他收回假幣,給了零錢,提著蛋說:“大娘,我走了!”大娘熱情地說:“嗯,你慢點啊!”
走出幾步,他回過頭來,她正向他揮手致意呢!他感到無限輕松,心里泛起陣陣暖意。轉過街角,他悄悄地把假幣撕了,丟進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