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英
宿舍門前的一片菜園里,我看到幾個同事在那歡樂地播種,收獲,便蠢蠢欲動,想體驗下“采菜屋檐下”的樂趣。熱心的同事慷慨地割讓了一小塊地給我,還送來了小白菜籽,我于是找來了兩個塑料袋,仔細把腳捆好,又找來同事的鋤頭,氣宇軒昂地來到我的那塊土地上。
整了好一會兒,總算把腳下的土翻了個身,同事特別給地施了點糞水,說是打點底。末了,她又叮囑我要勤澆水,常施肥,菜才能長得好,吃得香。我雖然有些累,但心中大喜,仿佛滿園的綠菜在向我招手。
依照同事的吩咐,我讓我的地“曬”了幾天才把它平整細化開來,這天下午下班后,我拿著白菜籽,照同事教的在那比劃了好一會兒,好歹把菜籽送到了土壤上,最后胡亂地了扒拉了些土在上面,并趕在天黑前提了幾桶水噴灑一番。大功告成了,我松了口氣,心想,現在只等白菜出土,成活長大,我就可喜滋滋前去,豐收蔬菜,還可像童話故事中的小白兔一樣,去給老山羊送一車菜,然后驕傲地說:“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四天過去了,同事播下去的小白菜長出來了,我那小白菜地卻依然沒有動靜,想著自己草率播種的情景,面對著同事的疑惑,我有點心虛,難道小白菜籽不發芽了?六天過去了,總算出現了些許綠綠的小東西,我驚訝地跑過去,看著零星的幾顆小白菜羞澀地探出頭,我也不禁臉紅了:不會就長這幾棵吧?
半個月下來,我播下的小白菜籽才慢慢地大部分有了生命的跡象。只可惜由于播種時手法不熟練,沒能做到均衡播種,導致好幾平方米的土地,出現了局部白菜重疊,局部一片荒野的景象。可是,有什么辦法呢?湊合著長吧,我在心里默念。
晃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一天,和同事站在陽臺,高興地炫耀起我的菜園盛況,我的同事仔細地打量著我的菜,面對我期待的目光,她說:“是的,它們活了。”
“它們活了?”我張牙舞爪做打架狀,同事用手指了指其他同事栽種的菜,我認真地看了看,他們的菜,壯壯實實的,葉子肥大,綠意蔥蘢,生機勃勃的。我的菜葉子細細的,顏色也偏黃,和他們的明顯不一樣,典型的不澆水不施肥營養不良型,在風中顯得格外單薄。沒事的,我安慰自己,菜瘦點也好,見幾個同事在掰他們的菜,我想了想,也跑去拔了一些白菜。下鍋炒了起來,吃飯的時候,夾起來品嘗,竟是苦澀的,菜梗如石頭一般硬,我不信,把同事的菜炒來品嘗,香脆可口。
同樣的一塊土地,同樣的一種菜,不同的人栽種出了不同的味道。如同生活,同樣的起點,卻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站在陽臺上,看著我的白菜,我知道是該思考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