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輝
今年九月,一位老華僑特地漂洋過海回到家鄉,捐資獎教獎學。老華僑很小的時候就下南洋了。那時生活困苦,漁村的百姓靠海為生,他就漂泊到了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人生的風浪漸漸遠去,他已經事業有成,擁有了一個大型企業,可他卻把心往家鄉的方向放飛。
老華僑已經62歲了,蓄須,頭發顯得有些少,其中白發卻很多。不過,他還是紅光滿面,雙眼炯炯有神,溫和而富有磁性。以前受過的教育也許有限,但是他講的普通話不比在場的鄉親差,倒是他聽不大懂鄉親的普通話。于是,他干脆講起莆田話。
雖然久居海外,但我發現他還能流暢地用方言與鄉親交流。他笑著念起“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句詩。與鄉親暢談時,他說最多的話題就是家鄉的變化。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只有在長年在外的華僑眼中才會這樣分明,而很多時候我們卻沒有察覺到。
老華僑已經過了退休年齡,本打算這兩年退休,可現在不想退休了,“人是需要找點事情做的,不然退休下來后,整個人都會lsquo;垮rsquo;掉hellip;hellip;”這是他從朋友那里得到的啟示。這大概就是心態要保持年輕吧,只要一個人還想著做事情,說明他還沒有變老。
在祖厝,老華僑默默地上香謁祖,動作自然嫻熟hellip;hellip;我無法從他無言的舉動中體味更多關于他的內心世界。但是,這樣的情景已經流露出一種無法用任何語言替代的情感。此時,他的心已經歸根。生活讓他四處飄蕩,心卻無法改變,依舊是一顆“中國心”。
在老華僑的家鄉,我看見壯闊的大海。海水退潮時,一排漁船安靜地停靠在岸邊。海水漲潮了,漁船便開始向大海遠處前進。我知道海水潮落的時候,漁船都會再次回到岸邊。這就如老華僑的人生。他經歷了人生的風和浪,現在內心也已經歸于平靜。
我忽然很強烈地感到,這種漂泊的生活是格外壯美的,是令人羨慕的,那樣的人生更浪漫、更詩意、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