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
□劉 衛
一九七八年,在黃老師等班主任的指導下,經過拼搏,我們過了大學錄取分數線。喜訊傳來,校園內外為之振奮。
從教育局打聽到劃檔的分數后,只有一名同學能報北大或清華,二十人可上重點大學,剩下的能讀普通院校。因考上的同學占應屆高中生的比例不大,校領導特別重視,把班主任召集在一起,叮囑他們為每個考上的學生把好填報志愿關,爭取被合適的學校錄取。
那天,黃老師把我們上“三檔”分數線的同學叫到他辦公室。逐個交談,條分縷析,挑選學校。第一次填志愿,我們有些懵懂,家長心里也沒有譜,只叫我們聽學校的。
黃老師讓我把一所經濟類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填為第一志愿。他說,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后國際貿易的人才肯定吃香。當時,因為愛好文學,我想報中文專業。黃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孩子,眼光要放長遠些,愛好不可沖斷“主業”。你的英語很有底子,以后學此專業不會感到吃力。把它當首選,我篤信你能被順利錄取。接著,他又根據其他幾個同學的考分和特長,分別幫他們選取了中文、化工、公路工程等專業。
錄取通知書下來后,我們班的同學第一志愿被“騰空”的最少,家長和老師都對富有經驗、卓有遠見的黃老師產生了佩意。
入學后,果如其料,我的英語功底中等偏上,成績一直在班里遙遙領先。雖然商品學、進出口業務、國際商法等科目以前沒接觸過,但因為語文基礎好,觸類旁通,學起來也如魚得水。大學畢業后,此專業人才奇缺,好幾家國企來學校提前預定。
上班僅一年,由于技術硬實,我很快成為業務中堅,是公司最年輕的部門經理。以后又參加廣交會,出口推銷,擔任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其他幾個同學也因專業選得好,參加工作后,分別成了大型企業的總工程師和大學教授等。
十年寒窗,一朝考取只能說定下了大半個終身,而填報志愿是道坎。在當時信息尚不發達的情況下,黃老師能看得那么遠,因人而異,幫他的每一個學生精心選準志愿,多少年來,我們對他的睿智、惜才的師德一直深懷敬重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