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毅
走進充滿激情與夢想的校園,不知不覺又想起讀大學時的那些時光。記憶中還依稀可見初到大學,住在老校區小白樓的日子。轉眼間,都已經過去好幾年了。
小白樓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據說學校里的退休老領導都曾在這里住過。正因為它的年代久遠,小白樓的住宿條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宿舍之簡陋讓許多新生因為不習慣而“潸然淚下”。
每個樓層的邊角處都有一間大水房,這是小白樓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洗臉、刷牙、洗澡、洗衣什么的全在那里。住過小白樓,很多人的記憶或多或少都與水房有關,那一溜兒過去十來個水龍頭,昏黃的燈光,那扇破舊的擋不住北風的窗hellip;hellip;
男生宿舍的一天從水房開始。每天清晨,剛從睡夢中醒來,遠遠就能聽到水房里的嘈雜聲,水房里窄窄的臺階上總是站著一排衣衫不整、依然睡意朦朧的男生,有嘴里咬著牙刷的,有手里擰著毛巾的,有互相打招呼的,有急急忙忙沖進來的hellip;hellip;舍友們常戲稱,這場景要是畫出來,得叫“水房群男百態圖”。
水房一天到晚都是那么熱鬧,因為里面涼快,天氣熱的時候大家更是喜歡呆在水房里磨蹭,洗兩、三件衣服也要邊干活邊“侃”個半天,或談談自己的專業,或聊聊遙遠的家鄉,還有切磋網絡游戲技藝的hellip;hellip;
水房里最熱鬧的是大伙兒在洗澡的時候。傍晚時分,男生們從球場上鍛煉回來,二話不說,脫了衣服,只穿個褲衩便直沖水房。端個臉盆,一盆水接著一盆水往下倒,隨著水房里一次次“嘩”聲響起,一種從頭到腳的涼快,愜意極了。洗澡的人多時,會把整個水房擠個水泄不通,大家倒也不在乎,邊洗邊聊,特別是剛下了球場的那幫人會順便評論一下比賽時某些“技術性”的問題,爭個面紅耳赤,還不忘擺擺pose。洗完澡,很多人對自己光溜溜地從水房里走出穿過樓道已習以為常了,只是周四例外,因為這天自律會會來檢查衛生——自律會成員以女生為主!
天氣冷了,大家都會提熱水到水房里洗澡,但是有些同學太懶了或是自以為特耐寒,堅持用冷水洗。當白霧一樣的水氣瞬間從他們的身上冒出來時,水房里便有了他們不絕于耳的“鬼哭狼嚎”,常嚇得旁邊洗澡的人一愣一愣的,他們卻還能引吭高歌,大家不禁想笑:這多像姜武在影片《洗澡》里演的那個傻子啊!
大三那年,我們系搬到了新校區,住宿條件自然好多了,每間宿舍都有專門的洗漱間,有配熱水器的浴室,大家再也不用鬧哄哄地去擠大水房了,想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只是,大家還是忍不住想起老校區,住在那里的日子平淡而又溫馨,尤其是大水房,那是個特有人情味的地方,那是陪我們度過青澀年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