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罐里的情誼
□國 軍
在父親的書房里,珍藏著很多藝術品,其中有一尊窯罐被父親視為珍寶。父親每天都會到書房,把寶物擦了又擦,然后端坐在陽臺上,靜靜地眺望著遠方。我忍不住好奇,問父親這個寶物值多少錢?父親微笑著說這只不過是個贗品,然后給我講起了這件寶物的故事。
故事得從爺爺說起。爺爺是個軍人,參加過戰爭,有一次在戰斗中與部隊失散,隨后流落在緬甸。三年后,爺爺娶了當地一名華人后裔為妻。
爺爺一直想回老家,但路途太遠,而且那時也沒有什么積蓄。生下父親后,爺爺回老家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了。父親二十歲時,爺爺病倒了。為了籌錢給他治病,家里賣光了所有值錢的東西,但離昂貴的手術費還有很大一段距離。無奈之下,父親只好把爺爺一直視之為寶物的一尊元明耀州窯罐拿到了古玩市場。雖說是個贗品,但如果不是行家,根本無法看出破綻hellip;hellip;
父親在古玩市場站了三天,由于價錢標得太高,根本無人問津。那天晚上,父親正準備離開時,突然有人拍了下他的肩膀,是個美國人,“你要賣這個窯罐?”父親說:“是的。”
“你急著脫手?”他問道。父親的臉一下子紅了,畢竟這是個贗品,而價格卻與真品的差不多。
中年人邊把玩窯罐邊和父親攀談,中年人說,他來自美國,父親是個收藏愛好者,這次他來緬甸是專門幫父親收集元明窯罐的。見父親驚訝,中年人解釋說,這是我父親的遺愿,他雖然走了,但收集元明窯罐的遺愿我始終沒有忘。父親沉思了一會說,其實這個窯罐hellip;hellip;
中年人拍拍父親的肩膀說道:“我知道,我理解,可是我手頭沒帶這么多現金,這樣吧,我先交一部分定金,明天再來找你。”又聊了會,兩人告別時相互留了聯系地址,并約定第二天上午八點在這個地方碰面。由于爺爺病情告危,父親帶著窯罐匆匆趕到醫院。
中午,父親剛從醫院出來時,就意外地碰到了這位中年人。中年人高興地說:“找你找得好辛苦啊,錢我已經帶來了,貨呢?”
父親咬著嘴唇說:“實話告訴你吧,這是個贗品,值不了那么多錢。” “只是你父親病了,需要一大筆醫藥費,你迫于無奈才想賣的,其實昨天我從你的表情里就看出來了。”中年人微笑著說。父親攤手說:“可你的定金我已經給醫院了,我暫時沒法償還,這樣吧,這個窯罐你拿著,等我湊到了錢,再贖回來。”
中年人突然提高了聲音:“不,我買。”父親詫異地說:“贗品,你也要買?” “是的。”中年人眼睛濕潤了,“我剛失去了父親,我深知失去父親的痛苦。這窯罐雖然是個贗品,但它上面滲透著你的拳拳孝心,在我的眼里它就是無價之寶。所以,我愿再加1000緬元。但是,我今天沒換這么多緬元過來,這樣吧,我把帶來的全部給你,不足的部分,我過幾天再拿給你。”
父親心懷感激地收下了,然而爺爺還是沒有挺過來,次日便不幸去世。遵照爺爺最后的遺愿,他的骨灰將送回老家安葬。臨行之前,父親帶著窯罐和剩下的錢,按照中年人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他。
中年人卻說:“這是你父親的摯愛,這么貴重的東西,我不能收下。”
“這樣你不是太虧了么?”父親說。
中年人語重心長地說:“我早聽說你父親的故事了,你父親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祖國。我想,如果我的這些錢,能幫到你們的話,我的父親泉下有知,也會欣慰的。”離開之時,父親和中年人相擁告別,他留了在國內的地址,希望中年人,有機會能來中國看看他。
不久后,父親回到了老家。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三十年了。父親卻一直忘不了那些溫暖的日子。期盼的日子里,父親總會把窯罐擦了又擦,然后端坐在陽臺上,望著遠方,父親的眼睛里透著微笑,透著寧靜,透著一種看透塵世卻又怡然自得的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