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有魂的人
□陳 影
岳父已經靜靜地走了兩年,帶著慈愛與這個世間永別了。
對于岳父的印象,那得從與妻子認識時說起。與妻子戀愛那會,我還是個小兵。妻子是家中小女,深得父母寵愛,又是教師,自然是家人的驕傲。第一回探親,說啥我也不去妻子家,最后扭不過就去了。那次的冷遇,我至今記憶猶新。除了岳父,妻子的家人對我們的往來并不看好。走出門的那一刻,我就狠下決心,不考上警校我就不踏進她家的門。是賭氣,更是鼓氣,應該說我能當上干部,多少與他一席話有著直接的關聯。在尷尬的氛圍里,只有岳父為我打場解圍:“只要孩子人好,就好!”。老人的這句話讓我心存感激,也讓我銘記一輩子hellip;hellip;
岳父早年父母雙亡,是寄居在鄰人家中長大的孤兒。岳父8歲時就當起了放牛娃,15歲時岳父就跟隨鄉人走出了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世外孤村”。當時岳父是否想過走出這座山就不再回頭,或者待到“衣錦還鄉”時。然而,岳父在外風風雨雨打拼數年,還是一身襤褸回到故里,從操幾畝田地。而改變岳父一生的,是那八年的“修鐵”生活。那時國家正興建鐵路,千軍萬馬的“鐵人”大量挺進了祖國的大山深處。岳父是在閩西一帶修建鐵路的,而且一干就是八年。按政策規定,這批建鐵工人大部分都會得到相應的安排和照顧,岳父也在名單之列,成為實實在在的工人階層,享有一份薪金。但岳父卻把名額給了另一個與他甘苦多年的農民兄弟,自己只揣著一張印著“先進個人”的紅本本,打起背包“光榮”返鄉。為這事,有人說岳父傻,有人說他是個好人,我打心底敬重這位老人。好人也有好運,一張紅本本和良好的口碑,讓岳父娶上了媳婦,從此結束了漂泊孤零的單身生活。
2003年妻子懷孕,我還在杭州。從懷孕到女兒出世,76歲的岳父總要三天兩日地從鄉下往縣城里跑,拎著土雞蛋和自家種的菜趕上十幾里的路,不論雨晴。妻子常勸老人多注重身體,老人一句也沒聽進。“再過幾年就抱不動嘍。”抱著外孫女的岳父皺紋里堆滿了樂。
怎料,老人說倒就倒,臥床一年,病魔也折磨了他整整一年,直到閉上了慈愛的雙眼。一年間,我和妻子常帶女兒去鄉下看望老人,見到外孫女,老人總要做出努力的樣子,但他已經有心無力了。老人常說:“外公老了,抱不動了。”聽到這話,乖巧的女兒總會上前主動抱抱老人,這給了老人許多內心的安慰。
“爸爸走了!爸爸他走了hellip;hellip;”一個月后,我接到了妻子的來電。電話那頭妻子的痛哭,讓我確定一個好人真的走了。
下葬那天,家中聚滿了鄉親。在紙棺前,我跪地三鞠躬,對一個好父親作最后的道別。
我懷念這個瘦小的老人,感激他無聲的大愛,正是這個老人讓我相信好人是這個世界的魂,也教我要做個有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