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明
一直認(rèn)為,遇有一叢美麗玫瑰,未必就能擁有一株普通的凌霄,在所有的花卉中,我對凌霄花的喜愛,是大于玫瑰以及牡丹的。溫室的花朵綻放得再好,在我的心里,也不及一株攀援在崖的凌霄,那種恣意豪放的神態(tài),令人由衷贊賞。
識得凌霄,純粹是一個偶然,那年去外地游玩,背著簡單的行裝,在青青的石板街上瀏覽,兩側(cè)是青磚灰墻的人家,低倚竹戶,朱紅軒窗,婉約如江南的景致。迎面風(fēng)景迭來,讓人目不暇接,突然粉墻之上,直直掛下一簾植物,綠葉紛披,藤蔓悠長,怒放的花兒,就像懷了盈盈笑意的女子,向四面翹首探望。它生長得高低錯落,蓬蓬勃勃,有的凌空而去、遙不可及,有的近在眉梢、抬手可摘,經(jīng)路人指點,知那就是凌霄花,從此心牽夢繞。
后來讀詩經(jīng),《小雅》中有“苕之華,其葉青青”之句,知道凌霄古稱苕華,又名紫薇,屬木質(zhì)藤本。春來開花,秋來落葉,藤蔓有很強的攀援力,它依附山崖、高墻、假山、樹木,可扶搖直上,高達百尺。枝蔓間的氣生根,牢牢地附著于固狀物體上,即使狂風(fēng)暴雨,也扯不斷吹不亂。宋人楊繪有詩贊日:“直繞枝干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fā),強攀紅日斗修明。”清人李笠翁評價凌霄花:“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許多有識之士賦予凌霄堅強不屈的品格以及樂觀向上的精神,這是以凌霄喻人,物品與人品的一種精神契合。
去新華書店,翻看一本畫冊,翻到第九張時,一幅《凌霄圖》赫然目前,是畫家吳茀之的代表之作。水墨調(diào)色,立軸,畫面采用寫意兼工的手法,畫出凌霄簇?fù)碓谥︻^的情景。面對孤寂高傲,不染風(fēng)俗的凌霄花,畫家將自己的情感深深融入到筆墨中,描繪出凌霄生機勃勃、姿態(tài)橫生的意趣。
總想在窗外或者院中栽一株凌霄花,這是許多年前的向往,每當(dāng)春天來臨,這種渴望依然在暗暗生長。有一年春天,走遍大街小巷,找遍小城的花圃,沒能尋到一株凌霄花,竟然有一絲莫名的失落。去年春天,我終于有了一棵凌霄花,把它栽進院中角落,不久,它就借著墻根,攀升出一根根的藤,一串串的葉,僅僅一個夏天,翠葉團團,花朵成片,將一個無遮無攔的空間點綴得熱鬧紛繁。那起伏的枝干,在你面前,就像是一個召喚。
喜歡凌霄花,還因為在花語里,寓意慈母之愛。通常,人們將它與冬青、櫻草放在一起,結(jié)成花束贈送給母親,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母愛如花,對子女來說,母親的健康長壽,就是自己莫大的幸福。在一個初夏的早晨,窗外陽光正好,有凌霄一瀑,仰起頭,靜靜地感受一種生命的綻放。這樣安詳寧靜的時刻,有一份母愛縈繞身旁,歲月的痕跡,永遠(yuǎn)都不會爬滿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