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生
我無意中又看到了瓦當,我從大地帶回它時,從未在意殘破的瓦片,沒有洗去粘染的泥土沫。
喜歡瓦當樸實。在我的書房中,除了流傳很久的文字,再也沒比它更古老的了。我撫摸瓦當,感受凹陷和凸起的線條。山脈一樣的線條,充滿了剛勁的情感和神性。
一塊碎裂的瓦當,經過了一千多年的風雨霜雪,花紋的紋絡,依然清晰,凝注那個時代的藝術結晶,雕刻的紋絡失去華美。當年燒鑄瓦當的藝匠,忍受爐火高溫的炙烤,把取于大地的泥土精心制作,投入烈火中燒煉。他們通過勞動,創造了美,同時也產生了精神。人們懷著美好的愿望和期待,在平原建起了一座神圣的廟宇,飛梁雕棟,曲線屋脊,這塊瓦當踞在高大的屋脊上,吸引多少人的贊嘆。時間流淌,塵世上發生了的事情,大的,小的,自然的,人為的。一場大火,一場戰爭,曾經香火繚繞的供臺,朱紅的大漆木門,毀于一旦,變成廢墟。在一瞬間,瓦當像受傷的鳥兒,折翅沉入大地之中。
土地的胸懷博大,單純,它熱愛萬物,保護弱者。瓦當躲在大地的深處,記下歷史,記下信徒的身影,以虔誠的心情,聆聽大地的聲音。
千年的瓦當,穿越時空。
許多年,對于活著的人,意義重大。很多投機的商人,為得到完整的瓦當去賣個好價,不惜一切的代價。我不是古董商,得到這塊古老的瓦當,我想看千百年的風雨,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聽一聽千百年苦難的吶喊,它是大地的魂靈。
我和瓦當在雨夜有了一次深刻的對話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