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 喜
看到燕子飛時,是在水邊。
正如蘇東坡描繪的那樣:“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空中驀地傳來一陣“唧唧”叫聲,長空中有一個輕盈影子掠過,帶著剪刀似的尾巴,展開它那俊俏、靈巧的翅膀,斜著身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從樹陰中輕盈地飄蕩過去hellip;hellip;這“春燕展翅”的景色,引發我一陣驚喜。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燕子是春神的引路使者,春天是乘著燕子的翅膀來到人間的。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燕子一路向北,回歸故鄉。
春天的畫卷中,豈能沒有燕子的穿梭往來?這個小小的敏捷的生靈和所有的人一起分享春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無論貧富貴賤,誰都不能也不曾拒絕燕子歸來。對于喜歡自然的人們而言,“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應該是一種驚喜呢!人們特別是農戶人家喜歡這有靈性的小動物。它們在誰家的房檐下安家,就能給誰帶來吉祥、安康。燕子還是莊稼的好朋友,能消滅害蟲,還可以為人們預報天氣,深得農家人的喜歡。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每當陽春三月,楊柳吐翠,風和日麗,這“春天的信使”準能從遙遠的地方飛到家中來!它該來的時候就來了,不為爭春,只是老老實實盡自己的本分,喚起一些憧憬和希望,給姹紫嫣紅的世界增添亮色,不時可見燕子與麻雀、喜鵲等鳥兒在一個園子里捕食,嘰喳聲、呢喃聲和嘎嘎聲攪在一起,奏響春日的田園交響曲。
“元鳥至,則高堂畫棟銜泥結草以居。至秋社,城村燕各將其雛於采育東土阜,名聚燕臺,呢喃竟二日而后去。”記得有一年春天,一對燕子來到我家的房檐下,唧唧喳喳地飛上飛下,似乎在商量什么事情,緊接著匆匆飛走。不一會它們雙雙銜泥而至,一點一滴的壘巢,忙個不停地把巢壘得又結實、又美觀!父親告訴我,燕子壘窩完全是靠自己的唾液把草棍和泥巴浸濕,混合凝結在一起,筑成它們美麗而牢固的家。“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多么美多么和諧的春天畫面!燕子歸來了,從此,就看到燕影往來,或許是飄然分花拂柳,也許如落花輕墜,貼地競飛。它們就這樣自在地白天尋食筑巢,晚上安居繁衍,進去家門總是唱著歡快的歌謠。據說,為了筑巢一只燕子每天要往返銜泥200多次。
燕子到來不久,但聞頭頂處家燕連鳴,燕窩里有了小燕子。常常看到母燕辛苦地進進出出,嘴里總是銜著飛蛾或其它小蟲子。它飛起來很是輕盈,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時東時西,半晌的功夫得蟲數只,悉數喂給雛燕。這讓人想起白居易的詩:“須臾千往來,猶恐筑巢饑;辛勤三十日,雛肥母漸瘦hellip;hellip;”據說,燕子是清高的,清高的燕子從不吃死了的昆蟲。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不知是不是詩人在水清山綠的如畫風景中飽覽了鶯歌燕舞,才陶醉在鳥語花香之中的?“春之日,我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氣血。”燕子來時,街頭巷尾盡是暖光,一年來最好的日子似乎都在這里。
“萬物皆知春,見春一片青。”這花海綠浪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催生出來的,這力量就是春。不用很久,我們的身邊就是芳草綠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