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剛
意大利現代畫家基里科說,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閉著眼睛看到的世界。豎起耳朵,傾聽春節,一些曼妙的聲音,是一只暖暖的手,領我們走進一個新的福祉。
春節,在耳邊已經有了一些響動。這響動,必須凝神諦聽。輕輕的,似小麥灌漿;細細的,如玉米吐纓。這聲音,如天上的太陽,雖然遙遠,卻也感受到它的唇溫。春節一直在運動,它是一條潺潺流淌的河,在五里外的集鎮上漲潮了,流水與笑聲相撞,浪花濺進了遠遠近近的村落。
一天喊三遍,雨也淋不濕的聲音,是炊煙。春節就站到農家的屋頂上,從早喊到晚,聲音柔和又悠長。它的喊聲,其實是一件很富手感的衣衫,正披向游子歸來的雙肩。在感覺中,春節就是一列全速前進的火車,轟隆隆的是心的跳動。
根扎進厚重的風俗,春聯是家門口新種植的兩棵樹,上面落滿了拙樸的麻雀和俊逸的燕子。多看幾遍,這些隸體楷體的鳥們就會開口歌唱。你一句通俗我一句美聲,歌不盡春節的頌詞,唱不完喜悅的心情。春節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紅色的森林。它的腳步聲,是一盞熠熠的燈盞,一束比一束明亮,照亮了高高低低的屋檐。春節好!春節好!屋檐下的人們一臉吉祥的光芒。
傾聽春節,起先是隱隱約約的,用心捕捉,繼而漸漸明亮,漸漸輝煌,終于鞭炮煙花般彌散在中國大地上。就在耳邊,就在眼前,朗聲笑著的是鞭炮,燦然開放的是笑臉。
傾聽春節吧。世上還有什么比這種聲音更清澈純凈,更能穿越蒼茫時空,打動一個民族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