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坤
《莆田僑鄉時報》自2010年9月8日刊出邱南強長篇小說《海州風》以來,讀者好評如潮。這是我市長篇小說中的力作,不啻在莆田文化藝術界擲下一枚重磅炸彈。此主題是反腐倡廉,乃主旋律,引領著讀者正確對待政府近年來在反腐倡廉中的決心和信心,也是給將要腐蝕的人敲起了警鐘,更是給已敗壞者敲響了喪鐘。
至今已連載百余期的長篇小說《海州風》,本人可謂每期必看,不光與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反腐思想精辟深刻,吸引讀者欲罷不能,而且情理邏輯連貫,故事連貫統一,場景氣氛營造濃厚,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們。正如在北京經商的我的一個朋友——林鳳獅,在去年看到《莆田僑鄉時報》上連載小說后,情趣便被迷住,要我隔三岔五地收集連貫的報紙寄去,或到在北京的政協委員那里閱讀,或是從網上下載閱讀。上個月他回來見面第一件事,便大說特說一番對《海州風》的感受,使我很是驚訝于他一個商人,在異地的百忙之中,還有這樣的耐性、這樣的心情、這樣的興趣,來閱讀一份家鄉報紙上連載的長篇小說,可見《莆田僑鄉時報》在本地第一個吃螃蟹似地連載長篇小說,已得到讀者的認可,可見 林鳳獅是個能正確審視和解讀其文學價值的儒商,可見邱南強的小說的讀者群已覆蓋士工商之外的廣泛領域,并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的認可和喜愛。
對于時下有對《海州風》毀譽參半的看法,也許林鳳獅先生一番中肯的話更能代表大部分讀者的心聲。他說:“長篇小說(《海州風》)里性描寫的筆墨頗多,傳統的人對此表示驚訝,但在一些年輕人看到這些后卻很淡然,還對其中場景細節評價頗高。如此一部小說,卻存在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和看法,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年齡差異是一個因素,欣賞角度是另一個因素。閱淫者謂之淫,閱文者謂之文。因此,正確審視和解讀小說價值尤為重要,就像我看這篇小說,我看到的是官場的眾生百相和商場的瞬息萬變,兩者有機結合,或許在現實生活或經商中,可以相互對照,可以與借鑒學習,可以學以致用。當然,小說以反腐倡廉為基調,以弘揚真、善、美為大主題為主旋律貫穿全文的。”
誠然,反腐倡廉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縱觀近年出版的《駐京主任》《沉浮》、《選舉》、《女市長》、《官場日記》等反腐小說,將官場腐敗現象揭露無遺。刊出近半的《海州風》無遺是同類長篇小說中又一力作。市區一組織部一位同志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反腐不僅只是破解腐敗現象的內幕,更要驅除干部隊伍思想中的癌變。在中央持續加大力度進行反腐斗爭中,如何遏制腐敗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小說《海州風》顯示出作者對市場經濟體制下腐敗的深刻洞悉,當然,該長篇小說還塑造了市委書記石吉青、縣委書記尤可貴等一批正直清廉官員的良好形象,客觀地審視每個人的歷史與命運hellip;hellip;小說其他人物的人性扭曲變異,社會矛盾沖突,把反腐倡廉的工作用通俗的語言從傳統的敘事小說和傳奇小說中解放出來,提升了小說對腐敗的批判度和廉潔的褒揚度。”
解讀《海州風》我們會發現海州官場上的一些官員命運,就是現有體制下官場百態的“眾生相”,這種“全景式”的寫作風格,給讀者起到了一種引導的作用,使敘事語言呈現出一種文化性的思考特征,給原型人物增添活力。對此,涵江區某一中學語文組幾位老師在教研中活動后談到這閱讀一部長篇小說時指出:“一般說來,作者的經歷愈廣,生活越豐富,他的想象力就愈發達,人物形象的創造就愈自由。小說《海州風》采用的是lsquo;三條線交叉rsquo;的敘事方式,這種敘事方式強化了作者的虛構能力、主體意識與自我意識,但作者也力求個人的敘述服務于小說,因此在讀者看來,作者雖然虛擬想象了各色人物,但給人感覺就是人物原型在說話,形象活潑,栩栩如生。同時,作者又在喜怒笑罵之中,極力關注主人公所經歷的生活現象和個人命運,并通過個體來反映群體,最終達到揭露社會陰暗性和人性丑陋的目的。這使得小說具有了一種生命噴射,歌哭如崩的巨大震撼力。”
一 部小說,其文學價值在于讀者閱讀理念和評論家的發掘定位,所以會產生褒揚者有之,批評者有之,吹捧者不乏其人,詆毀者也為數不少。在《海州風》還有一半篇幅未完成手稿與連載的情況下,受其影響的廣大讀者希望作者在后面的創作中,繼續以無畏的創作取向、客觀理性的價值取向、思緒靈變的邏輯取向,多層次、多角度地進一步揭批官場中存在的腐敗現象,使得人物的結局更加出乎人意料又是十分的合理與自然,使得藝術創造和現實生活減少一些距離感,主觀愿望和閱讀效應的得到有力的沖擊!
邱南強長篇小說《海州風》將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時代大作!
我們將拭目以待著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