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記得兒時,常常背著被弄臟的書包跑過一塊塊稻田,在學校與家之間,一路上飄蕩著美麗的花語。在一條細小的綠波上,牡丹,月季,蘭花,愛麗絲hellip;hellip;爬滿了我的記憶。那些是人們常種的花,在鄉村的庭軒有它們的身影;走過一條條街巷,陽臺上一盆盆新綠驚醒人們瞌睡的眼眸,也裝飾了街道的夢。有關花的記憶不多,零零散散地在空中飄著,來不及拾起,所以那天特意敲著布滿灰塵的字母,尋找被遺忘的花。
蘆花是一種樸素的花兒,我不識得它的名字,對于它,我總是停留在關于它的文字上。曾經天真地以為,蘆花一定是飽滿的,豐美的,有著皓腕凝霜的花瓣,有著婆娑的玉體,它一定是可人的,似桂蘭菊梅一般,將其花瓣輕輕一捏,花汁便潮了人的手。那天,不經意見到了蘆花,方知原來我早已與它邂逅。早在孩提時,我便摸過它,折過它,還曾把它的葉子含在嘴里,嘗它淡淡的味道,吹著不成曲的聲音,然后在它身邊跑著,嚷嚷著。我不禁責怪自己,遺忘了這個與我一路走過來的小生命。我早該去問問叔叔伯伯它的名字,然后將它帶到我走過的每一寸土地,我恨我自己的年幼無知。
蘆花散落在山村寧靜的阡陌旁,承載了多少游子年少時的夢啊!它們一枝枝攢擁著向天空伸展,但并不緊緊靠攏;它的枝干是細長柔韌的,似綠竹般地一節節伸展,那是它的印痕,成長的足跡。但當痕跡由綠轉為枯黃,化為干癟,它也老了,一年又過了。春走了,秋來了,秋霜讓它變得枯瘦,多了幾分滄桑。這么一枝蘆花,春風再次來時,它也不會變綠了。它的花輕飄飄的,一簇簇的,似一束束的麥穗,略微地彎曲著,風起的時候,它傷感地飄散,被吹向陌生的土地。
數不清有多少個日子沒回老家了,在城市的燈紅酒綠之間揮霍著青春年華,很少去想想家鄉的一草一木。有時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成為了一只冷血動物,乘桴浮于海,立于船頭,不斷望著很遠的地方,那里不是家鄉,是金山銀山,是浮名浮利,是終教人虛若勞神的物質。記不清家鄉稻田邊曾經有個小小的繞著一圈綠草的水塘,清風徐來,塘水上的浮萍隨著綠波輕輕游著,我們幾個孩子經常在那里面捉著叫不出名字的小魚和泥鰍hellip;hellip;素凈的蘆花,我感激你,為你賜予我的那點星光,我會永遠記得你,記得你樸實無華的容顏,記得你不顧歲月的流逝,依然堅守著家鄉土地的那份執著!